J4 ›› 2002, Vol. 10 ›› Issue (3): 13-17.
夏庆霖1 ,高 燕1 ,王小哈2
XIA Qinglin1 , GAO Yan1 ,WANG Xiaoha2
摘要:
龙宝山金矿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太古宙绿岩带和燕山早期中偏碱性岩浆岩是其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浆活动还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大气降水的参与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龙宝山金矿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和富含H2O、CO2 等特征,并通过自组织过程,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聚矿耗散结构。在系统分析成矿场的基础上,建立了龙宝山金矿成因模型。
中图分类号:
P611
[1] 宋友贵,沈昆,杨农,等. 鲁西南苍山县龙宝山—莲子汪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靶区 优选项目报告
[R] .济南:山东地质矿产勘查局,1997. 40 - 96. [2] 夏庆霖,陈永清. 鲁西龙宝山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J] .地质与勘探,2001 ,37 (4) :14 - 17. [3] 夏庆霖,陈永清. 鲁西龙宝山金矿致矿地质异常浅析及成矿预测 [J] .地质找矿论丛,2001 ,16 (2) :108 - 111. [4] 夏庆霖,陈永清. 龙宝山岩体稀土元素特征及矿源研究 [J] .物探与化探(待刊) . [5]赵鹏大,陈永清,刘吉平,等. 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与实践 [M] .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76 - 95. [6] 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等.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大灾变与成矿环境 [J] .矿床地质,1999 ,18 (4) :309 - 310. [7] 燕守勋,蔺启忠,黄晓霞,等. 谈调整构造 [J] .地质科学,1997 ,32 (2) :146 - 155. |
[1] | 袁梓焜, 邵拥军, 刘清泉, 张毓策, 王智琳. 湘东北万古金矿田江东金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制约[J]. 黄金科学技术, 2024, 32(4): 559-578. |
[2] | 苏力, 朱海军, 谷守江, 杨兴科, 赵翌辰, 孙雪平, 何虎军, 韩珂, 张玉瑜, 谭江, 谢愿龙, 张龙, 高立博. 宁夏海原西华山地区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 黄金科学技术, 2024, 32(2): 191-206. |
[3] | 宋高瑞, 翟新伟, 王二腾, 武磊, 陈万峰, 郑菲菲, 王海东, 王金荣. 甘肃花牛山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矿床成因[J]. 黄金科学技术, 2023, 31(6): 873-887. |
[4] | 单文法, 毛先成, 刘占坤, 邓浩, 陈进, 张维, 王海正, 杨鑫.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及其找矿意义[J]. 黄金科学技术, 2023, 31(5): 707-720. |
[5] | 刘林林,陈军,杨再风,杜丽娟,吉彦冰,郑禄林. 滇黔桂地区不同成矿温度热液金矿床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兼论卡林型金成矿流体来源特殊性[J]. 黄金科学技术, 2023, 31(2): 219-231. |
[6] | 钟伶志,毛先成,刘占坤,肖克炎,王春锬,陈武. 胶东三山岛金矿带构造几何特征控矿作用:来自数值模拟的启示[J]. 黄金科学技术, 2022, 30(3): 352-365. |
[7] | 阮仕琦,杨兴科,朱伟,高云峰,韩珂. 陕西镇安西部棋盘沟钨矿区成矿流体特征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9, 27(2): 153-162. |
[8] | 焦学尧,樊小龙,余平辉,蒋国豪,熊文勃,成志雁,马锦龙. 甘肃厂坝铅锌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体系[J]. 黄金科学技术, 2016, 24(4): 47-53. |
[9] | 李太兵,李永光,王先林,宋耕海. 山东金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作用[J].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6): 10-16. |
[10] | 张志军,龚庆杰,刘辰曦,沈柳生. 白马崖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6): 18-25. |
[11] | 牛树银,樊武义,姬红星,薛克勤,孙爱群,王宝德,张建珍,陈超. 晋东北上石矾金矿中深部找矿预测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3, 21(1): 1-8. |
[12] | 刘新会, 刘家军, 张争京, 郑卫军. 西秦岭寨上特大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J]. J4, 2010, 18(3): 20-27. |
[13] | 胡琴霞, 赵春荣, 宋丙剑, 王晓勇, 孙厚福. 黑龙江省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J]. J4, 2007, 15(3): 5-10. |
[14] | 刘善宝, 张宝林, 徐兴旺, 王杰, 蔡新平, 陈雁, 宋保昌, 祁民. 金青顶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空间定位机制[J]. J4, 2005, 13(03): 7-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