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综上所述,前人对采空区群顶板—矿柱模型稳定性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1)虽然对采空区群顶板—矿柱模型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数只考虑竖直方向的荷载,很少考虑水平方向的荷载,所以研究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2)众多研究中将矿柱视为流变模型,研究矿柱的流变特性,而很少考虑矿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蠕变损伤;(3)多数研究中使用的突变模型是尖点突变模型,很少使用其他突变模型。
本文所研究采空区群顶板的厚度小于长度和宽度的1/5,因此将其视为弹性薄板,同时将矿柱视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蠕变损伤的Poynting-Thomson体,考虑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的共同作用,结合燕尾突变和流变理论建立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灾变失稳模型,并以广西盘龙铅锌矿为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1 考虑矿柱蠕变损伤的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流变模型
1.1 模型构建
本文将采空区群顶板简化为长2a 、宽2b 的弹性薄板,以薄板中心作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 (a)所示。将矿柱简化为Poynting-Thomson体,并考虑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蠕变损伤,其模型如图1 (b)所示,建立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流变模型,如图1 (c)所示。
图1
图1
采空区群顶板—矿柱模型
Fig.1
Roof-pillar model of goaf group
η E 2 d σ d t + σ = E 1 + E 2 E 2 1 - D ' t η d ε d t + E 1 ε 1 - D ' t (1)
式中:D ʹ (t )为t 时刻的损伤变量,其表达式[15 ] 为
D ' t = E 0 - E ∞ E 0 1 - e - α t (2)
式中:E 0 为矿柱的初始弹性模量;E ∞ 为矿柱稳定时的弹性模量;α 为材料参数。
1.2 考虑水平荷载的顶板扰度计算
当薄板同时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荷载时,其控制方程[16 ] 为
D ∇ 4 ω + λ σ = q + h ∂ 2 F ∂ y 2 ∂ 2 ω ∂ x 2 + h ∂ 2 F ∂ x 2 ∂ 2 ω ∂ y 2 - 2 h ∂ 2 F ∂ x ∂ y ∂ 2 ω ∂ x ∂ y (3)
式中:D 为顶板的抗弯刚度;ω 为顶板的扰度;λ 为矿柱有效支撑面积与顶板面积之比;σ 为作用在矿柱上的应力;q 为顶板自重与上覆岩层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均布荷载;h 为顶板厚度;∂ 2 F /∂x 2 为y 方向上的主应力;∂ 2 F /∂y 2 为x 方向上的主应力;∂ 2 F /∂x∂y 为剪应力,其值为0,假设顶板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所受的荷载均为均布荷载,且水平方向的荷载在x 方向与y 方向的主应力相等,那么其值等于ξq ,其中ξ 为侧压力系数。
D ∇ 4 ω + λ σ = q + h ξ q ∇ 2 ω (4)
D ∇ 4 d ω d t + λ d σ d t = h ξ q ∇ 2 d ω d t (5)
由式(5)乘以η /E 2 再加上式(4)并联立式(1)可得:
η E 2 D ∇ 4 d ω d t + D ∇ 4 ω + λ 1 - D ' t E 1 + E 2 E 2 η d ε d t + E 1 ε = q + h ξ q ∇ 2 ω + η E 2 h ξ q ∇ 2 d ω d t (6)
ω = ω 0 f x , y (7)
η E 2 D d ω 0 d t ∇ 4 f + D ω 0 ∇ 4 f + E 1 + E 2 E 2 η d ω 0 d t + E 1 ω 0 λ f H 1 - D ' t = q + h ξ q ω 0 ∇ 2 f + η E 2 h ξ q d ω 0 d t ∇ 2 f (8)
∫ - a a ∫ - b b η E 2 D d ω 0 d t ∇ 4 f + D ω 0 ∇ 4 f + λ f H 1 - D ' t E 1 + E 2 E 2 η d ω 0 d t + E 1 ω 0 - q - h ξ q ω 0 ∇ 2 f - η E 2 h ξ q d ω 0 d t ∇ 2 f f d x d y = 0 (9)
r 1 = ∫ - a a ∫ - b b D f ∇ 4 f d x d y r 2 = ∫ - a a ∫ - b b h ξ q f ∇ 2 f d x d y r 3 = ∫ - a a ∫ - b b f 2 H d x d y r 4 = ∫ - a a ∫ - b b q f d x d y (10)
η E 2 r 1 + λ E 1 + E 2 E 2 η A t r 3 - η E 2 r 2 d ω 0 d t + r 1 + λ E 1 A t r 3 - r 2 ω 0 = r 4 (11)
g t = r 1 + λ E 1 A t r 3 - r 2 η E 2 r 1 + λ E 1 + E 2 E 2 η A t r 3 - η E 2 r 2 h t = r 4 η E 2 r 1 + λ E 1 + E 2 E 2 η A t r 3 - η E 2 r 2 (12)
d ω 0 d t + g t ω 0 = h t (13)
ω 0 = e - ∫ g t d t ∫ h t e ∫ g t d t d t + C e - ∫ g t d t (14)
1.3 求解积分常数及顶板破坏时间
顶板边缘在破坏之前可以看作是四边固支,此时的边界条件为ω x = ± a = 0 ,ω y = ± b = 0 , ∂ ω ∂ x x = ± a = 0 , ∂ ω ∂ y y = ± b = 0 。
f x , y = x 2 - a 2 2 y 2 - b 2 2 a 4 b 4 (15)
根据弹性力学中的薄板理论[17 ] 和式(4)可得顶板的控制方程为
D ∇ 4 ω + k ω = q + h ξ q ∇ 2 ω (16)
k = λ E 0 H (17)
联立式(7)、式(15)和式(16),并采用伽辽金法求解可得顶板初始最大扰度:
ω 0 ' = 441 q 128 2 k + 6 h ξ q 1 a 2 + 1 b 2 + 9 D 7 a 4 + 4 a 2 b 2 + 7 b 4 (18)
当时间t =0时,联立式(10)、式(12)、式(14)、式(15)和式(18)可以求出积分常数C =C 1 。
矿柱的蠕变损伤及风化导致矿柱有效支撑面积逐渐减小,顶板的中心扰度ω 0 逐渐增大,此时当ω 0 满足式(19)时顶板由四边固支变为四边简支[18 ] ,将顶板为四边固支时的阶段命名为阶段Ⅰ。联立式(10)、式(12)、式(14)、式(15)和式(19)可以求出此阶段的持续时间t =t 1 。
ω 0 ≥ σ T a 2 h 2 48 D (19)
顶板为四边简支时的边界条件为ω x = ± a = 0 , ω y ± b = 0 ,∂ 2 ω ∂ x 2 x = ± a = 0 ,∂ 2 ω ∂ y 2 y = ± b = 0 。
f x , y = c o s π x 2 a c o s π y 2 b (20)
此时当ω 0 满足式(21)时顶板由四边简支变为自由边[18 ] ,将顶板为四边简支时的阶段命名为阶段Ⅱ。假设阶段Ⅱ开始的时间t =0,联立式(10)、式(12)、式(14)、式(19)和式(20)可以求出积分常数C =C 2 ,联立式(10)、式(12)、式(14)、式(20)和式(21)可以求出此阶段的持续时间t =t 2 。
ω 0 ≥ 2 a 2 b 2 h 2 σ T 3 b 2 + a 2 ν π 2 D (21)
当顶板变为自由边之后,其应变能完全释放,并全部压在矿柱之上,此时矿柱还有一定的支撑能力,顶板并未完全塌陷,将顶板为自由边的阶段命名为阶段Ⅲ。
f x , y = 1 (22)
假设阶段Ⅲ开始的时间t =0,联立式(10)、式(12)、式(14)、式(21)和式(22)可以求出积分常数C =C 3 。
2 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
为了研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灾变失稳,建立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总势能为顶板的弯曲应变能(U 1 )与矿柱的压缩应变能(U 2 )之和,再减去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所做的功(W ),其中[3 ,19 ] :
U 1 = β ω 0 2 = D ω 0 2 2 ∫ - a a ∫ - b b ∂ 2 f ∂ x 2 + ∂ 2 f ∂ y 2 2 d x d y 固 支 D ω 0 2 2 ∫ - a a ∫ - b b ∂ 2 f ∂ x 2 + ∂ 2 f ∂ y 2 2 + 2 1 - ν ∂ 2 f ∂ x ∂ y 2 - ∂ 2 f ∂ x 2 ∂ 2 f ∂ y 2 d x d y 简 支 (23)
U 2 = λ ∫ - a a ∫ - b b ∫ 0 ω σ d x d y d ω (24)
W = ∫ - a a ∫ - b b q ω + h ξ q 2 ∇ 2 ω d x d y (25)
σ = E 0 ε e - ε ε 1 (26)
式中:ε 1 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中峰值点的应变。为简化计算,将式(26)进行泰勒展开并截取至四次项,可得:
σ = E 0 ε - E 0 ε 1 ε 2 + E 0 2 ε 1 2 ε 3 - E 0 6 ε 1 3 ε 4 (27)
V = a 5 ω 0 5 + a 4 ω 0 4 + a 3 ω 0 3 + a 2 ω 0 2 + a 1 ω 0 (28)
a 1 = - q ∫ - a a ∫ - b b f d x d y a 2 = λ E 0 2 H ∫ - a a ∫ - b b f 2 d x d y + β - h ξ q 2 ∫ - a a ∫ - b b ∇ 2 f d x d y a 3 = - λ E 0 3 H 2 ε 1 ∫ - a a ∫ - b b f 3 d x d y a 4 = λ E 0 8 H 3 ε 1 2 ∫ - a a ∫ - b b f 4 d x d y a 5 = - λ E 0 30 H 4 ε 1 3 ∫ - a a ∫ - b b f 5 d x d y (29)
V = a 5 u 5 + p 1 u 3 + p 2 u 2 + p 3 u (30)
u = ω 0 + a 4 5 a 5 p 1 = a 3 a 5 - 2 a 4 2 5 a 5 2 > 0 p 2 = a 2 a 5 + 4 a 4 3 25 a 5 3 - 3 a 3 a 4 5 a 5 2 p 3 = a 1 a 5 - 3 a 4 4 125 a 5 4 + 3 a 3 a 4 2 25 a 5 3 - 2 a 2 a 4 5 a 5 2 (31)
式(30)就是采空区顶板—矿柱灾变失稳的燕尾突变模型的势函数,其平衡曲面为
5 u 4 + 3 p 1 u 2 + 2 p 2 u + p 3 = 0 (32)
燕尾突变的分叉集除了需要满足式(32)外,还需满足
20 u 3 + 6 p 1 u + 2 p 2 = 0 (33)
p 2 = - 10 u 3 - 3 p 1 u p 3 = 15 u 4 + 3 p 1 u 2 (34)
由于通过式(32)和式(33)消去u 求出分叉集的解析式非常困难,所以把p 1 看作常数,把u 看作参数,根据式(34)画出一条分叉集曲线,当p 1 依次取不同的数值时,就能得到完整的燕尾突变分叉集曲面,如图2 所示。
图2
图2
燕尾突变的分叉集曲面图
Fig.2
Bifurcation surface diagram of swallowtail catastrophe
本文中p 1 >0,所以当λ 满足式(34)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就会发生突变[21 ,22 ] 。
当突变处于阶段Ⅰ时,联立式(15)、式(23)、式(29)、式(31)和式(34)可以求出突变时λ =λ 1 、ω 0 =ω 01 ,联立式(10)、式(12)、式(14)和式(15)可以求出从阶段Ⅰ开始到发生突变的时间t =t 1 '。当突变处于阶段Ⅱ时,联立式(20)、式(23)、式(29)、式(31)和式(34)可以求出突变时λ =λ 2 、ω 0 =ω 02 ,联立式(10)、式(12)、式(14)和式(20)可以求出从阶段Ⅱ开始到发生突变的时间t =t 2 '。当突变处于阶段Ⅲ时,联立式(22)、式(23)、式(29)、式(31)和式(34)可以求出突变时λ =λ 3 、ω 0 =ω 03 ,联立式(10)、式(12)、式(14)和式(22)可以求出从阶段Ⅲ开始到发生突变的时间t =t 3 '。
3 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灾变失稳模型的算法流程
假设模型最开始处于阶段Ⅰ,运用燕尾突变理论计算出模型突变时的顶板下沉量ω 0 ,结合流变理论判断出模型突变的阶段,并计算出突变时矿柱有效支撑面积与顶板面积之比λ ,最后运用流变理论计算出模型从开始到发生突变持续的时间t 。具体求解过程如图3 所示。
图3
图3
算法流程图
Fig.3
Algorithm flow chart
4 工程实例
广西盘龙铅锌矿位于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城南方向12 km处,矿区出露地层包括碎屑岩、白云岩、泥灰岩和泥岩。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均为白云岩。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属于薄至极厚急倾斜矿体。矿山采用主、副竖井与多斜井联合开拓运输系统,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矿山生产能力为3 000 t/d。在-220 m中段16~19线间存在采空区群,该区形状近似矩形,如图4 所示。
图4
图4
采场布置平面示意图
Fig.4
Schematic plan view of stope layout
矿柱模型的蠕变参数可根据文献[23 ,24 ]选取如下:E 1 =15.4 GPa,E 2 =11.6 GPa,η =3.28× 10 6 MPa·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折减获得盘龙铅锌矿相关参数[25 ] ,如表1 所示。
将数据代入式(34)中,求得ω 01 无实数解,说明阶段Ⅰ不发生突变;ω 02 = 0.16 m > 2 a 2 b 2 h 2 σ T 3 b 2 + a 2 ν π 2 D = 0.032 m ,说明阶段Ⅱ不发生突变;ω 03 =0.095 m,λ 3 =0.235。可见,突变处于阶段Ⅲ,突变时顶板中心最大下沉量为9.5 cm,矿柱有效支撑面积为1 579.2 m2 。若矿柱有效支撑面积大于1 579.2 m2 ,采空区群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若矿柱有效支撑面积小于1 579.2 m2 ,采空区群系统处于失稳状态,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充填。
将数据代入式(14)中,求得C 1 =0.024,t 1 =3.6个月;C 2 =0.029,t 2 =1.7个月;C 3 =0.032,t 3 ' =8.3个月。因此,从开始到突变的时间t =t 1 +t 2 +t 3 ' =13.6个月。通过观察该采空区群可知,在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之间,采空区群处于稳定状态,之后618、620采场顶板矿体可观测到近水平裂隙并伴有较大地音,矿柱产生裂隙并局部发生冒落现象,通过YSSC型便携式单通道岩体声发射监测仪监测到的声发射事件数较多。采空区群系统实际稳定时间约为16个月(13.6<16),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5 各影响因素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为了研究水平荷载(ξq )、空区群尺寸(a 和b )、顶板抗弯刚度(D )、顶板厚度(h )、均布荷载(q )和矿柱初始弹性模量(E 0 )对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阶段Ⅱ为例进行研究。根据突变的平衡曲面方程式(32)可绘制出各影响因素变化时的ω 0 -λ 图。如图5 和图6 所示,图中拐点是采空区群系统的突变点,突变点以下部分为曲线的有效部分。
图5
图5
各影响因素变化时的ω 0 -λ 曲线
Fig.5
Curves of ω 0 -λ when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change
图6
图6
不同ξ 值的ω 0 -λ 曲线
Fig.6
Curves of ω 0 -λ with different values of ξ
从图5 中可以看出,当a 、b 值增大时,突变点的ω 0 逐渐减小,λ 逐渐增大,且随a 、b 值的增大λ 的变化越来越慢;当D 值增大时,突变点的ω 0 逐渐增大,λ 逐渐减小,且随D 值的增大λ 的变化越来越快;当h 值增大时,突变点的ω 0 逐渐增大,λ 逐渐减小;当q 值增大时,突变点的ω 0 逐渐减小,λ 逐渐增大,且随q 值的增大λ 的呈近似线性变化;当E 0 值增大时,突变点的ω 0 不变,λ 逐渐减小,且随E 0 值的增大λ 变化越来越慢。通过流变理论分析可知,D 、h 、E 0 值越大,采空区群系统稳定的时间越长;a 、b 、q 值越大,采空区群系统稳定的时间越短。
图6 为侧压力系数ξ 值不同时的ω 0 -λ 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ξ 值增大时,突变点的ω 0 逐渐增大,λ 逐渐减小。因此,随着ξ 的增大,矿柱的有效支撑面积减小到一个更小值时,系统才会发生灾变失稳,系统稳定的时间将会增加。当采空区群系统的矿柱有效支撑面积大于突变点的矿柱有效支撑面积时,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所以随着ξ 的增大,回采更多矿柱才会导致矿柱的有效支撑面积减小到突变值,从而导致系统发生灾变失稳。因此,考虑水平荷载时计算出的系统稳定时间更长,系统突变前能回采的矿柱更多。
6 结论
(1)将顶板简化为弹性薄板,矿柱简化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蠕变损伤的Poynting-Thomson体,结合燕尾突变和流变理论建立了在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灾变失稳模型。
(2)研究了模型灾变失稳的判据,计算出模型突变时顶板中心的下沉量,矿柱有效支撑面积与顶板面积的比值,以及模型从开始到发生突变的时间,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研究了水平荷载、顶板尺寸、顶板抗弯刚度、顶板厚度、均布荷载q 和矿柱初始弹性模量对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为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View Option
[1]
邓高 ,杨珊 .基于组合预测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J].黄金科学技术 ,2017 ,25 (3 ):98 -107 .
[本文引用: 1]
Deng Gao , Yang Shan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goafs based on combined forecasting and variable precision rough fuzzy set
[J].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25 (3 ):98 -107 .
[本文引用: 1]
[2]
郝旭彬 ,杨立辉 ,万胜 .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J].黄金科学技术 ,2013 ,21 (6 ):63 -67 .
[本文引用: 1]
Hao Xubin , Yang Lihui , Wan Sheng .Stability evaluation for mine goaf areas based on AHP and fuzzy synthetic judgement theory
[J].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1 (6 ):63 -67 .
[本文引用: 1]
[3]
Huang Z G , Dai X G , Dong L J .Buckling failures of reserved thin pillar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in-plane and lateral hydrostatic compressive forces
[J].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7 ,87 :128 -138 .
[本文引用: 2]
[4]
张耀平 ,曹平 ,袁海平 ,等 .复杂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 (2 ):233 -238 .
[本文引用: 1]
Zhang Yaoping , Cao Ping , Yuan Haipi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tability of complicated goaf
[J].Journa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2010 ,27 (2 ):233 -238 .
[本文引用: 1]
[5]
方勇 ,姚志刚 ,符亚鹏 ,等 .上覆水平煤层采空区衬砌受荷模型试验研究
[J].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 (8 ):1513 -1521 .
[本文引用: 1]
Fang Yong , Yao Zhigang , Fu Yapeng ,et al .Model tests on lo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nings in overlying horizontal coal mined-out area
[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6 ,38 (8 ):1513 -1521 .
[本文引用: 1]
[6]
胡静云 ,李庶林 ,林峰 ,等 .特大采空区上覆岩层地压与地表塌陷灾害监测研究
[J].岩土力学 ,2014 ,35 (4 ):1117 -1122 .
[本文引用: 1]
Hu Jingyun , Li Shulin , Lin Feng ,et al .Research on disaster monitoring of overburden ground pressure and surface subsidence in extra-large mined-out area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14 ,35 (4 ):1117 -1122 .
[本文引用: 1]
[7]
宋卫东 ,付建新 ,杜建华 ,等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J].岩土力学 ,2012 ,33 (12 ):3781 -3787 .
[本文引用: 1]
Song Weidong , Fu Jianxin , Du Jianhua ,et al .Analysis of stability of goaf group in metal mines based on precision detection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12 ,33 (12 ):3781 -3787 .
[本文引用: 1]
[8]
颜荣贵 .地基开采沉陷及其地表建筑
[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5 .
[本文引用: 1]
Yan Ronggui .Foundation Subsidence Induced by Mining and Surface Building
[M].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1995 .
[本文引用: 1]
[9]
高明仕 ,窦林名 ,张农 ,等 .煤(矿)柱失稳冲击破坏的突变模型及其应用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34 (4 ):433 -437 .
[本文引用: 1]
Gao Mingshi , Dou Linming , Zhang Nong ,et al .Cusp catastrophic model for instability of coal pillar burst damage and analysis of its application
[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5 ,34 (4 ):433 -437 .
[本文引用: 1]
[10]
张钦礼 ,曹小刚 ,王艳利 ,等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采场顶板—矿柱稳定性分析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 (10 ):52 -57 .
[本文引用: 1]
Zhang Qinli , Cao Xiaogang , Wang Yanli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stope roof-pillar based on cusp catastrophe model
[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1 ,21 (10 ):52 -57 .
[本文引用: 1]
[11]
贺广零 ,黎都春 ,翟志文 ,等 .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力学分析
[J].煤炭学报 ,2007 ,32 (9 ):897 -901 .
[本文引用: 1]
He Guangling , Li Duchun , Zhai Zhiwen ,et al .Analysis of instability of coal pillar and stiff roof system
[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07 ,32 (9 ):897 -901 .
[本文引用: 1]
[12]
Ma H T , Wang J A , Wang Y H .Study on mechanics and domino effect of large-scale goaf cave-in
[J].Safety Science ,2012 ,50 (4 ):689 -694 .
[本文引用: 1]
[13]
王金安 ,李大钟 ,马海涛 .采空区矿柱—顶板体系流变力学模型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3 ):577 -582 .
[本文引用: 1]
Wang Jin’an , Li Dazhong , Ma Haitao .Study of rheological mechanical model of pillar-roof system in mined-out area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 (3 ):577 -582 .
[本文引用: 1]
[14]
郑雨天 .岩石力学的弹塑粘性理论基础
[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8 .
[本文引用: 1]
Zheng Yutian .The Elastoplastic Viscous Theories of Rock Mechanics
[M].Beijing :China 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1988 .
[本文引用: 1]
[15]
孙琦 ,卫星 ,张淑坤 ,等 .采空区顶板—矿柱体系蠕变损伤力学模型研究
[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 (3 ):120 -123 .
[本文引用: 1]
Sun Qi , Wei Xing , Zhang Shukun ,et al .A mechanical model for the roof-jamb creep damage system in the goaf
[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2015 ,15 (3 ):120 -123 .
[本文引用: 1]
[16]
曲庆璋 .弹性板理论
[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
[本文引用: 1]
Qu Qingzhang .Theory of Finite Plates
[M].Beijing :China Communication Press ,2000 .
[本文引用: 1]
[17]
徐芝纶 .弹性力学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Xu Zhilun
.Theory of Plasticity
[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2 .
[本文引用: 1]
[18]
王金安 ,尚新春 ,刘红 ,等 .采空区坚硬顶板破断机理与灾变塌陷研究
[J].煤炭学报 ,2008 ,33 (8 ):850 -855 .
[本文引用: 2]
Wang Jin’an , Shang Xinchun , Liu Hong ,et al .Study of fracture mechanism and catastrophic collapse of strong roof strata above the mined-out area
[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08 ,33 (8 ):850 -855 .
[本文引用: 2]
[19]
谢学斌 ,邓融宁 ,董宪久 ,等 .基于突变和流变理论的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
[J].岩土力学 ,2018 ,39 (6 ):1963 -1972 .
[本文引用: 1]
Xie Xuebin , Deng Rongning , Dong Xianjiu ,et al .Stability of goaf group system based on catastrophe theory and rheological theory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18 ,39 (6 ):1963 -1972 .
[本文引用: 1]
[20]
徐曾和 ,徐小荷 ,唐春安 .坚硬顶板下煤柱岩爆的尖点突变理论分析
[J].煤炭学报 ,1995 ,20 (5 ):485 -491 .
[本文引用: 1]
Xu Zenghe , Xu Xiaohe , Tang Chun’an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cusp catastrophe bump of coal pillar under hard rocks
[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1995 ,20 (5 ):485 -491 .
[本文引用: 1]
[21]
孙强 ,马平 ,冶小平 ,等 .斜坡演化的燕尾突变模型研究
[J].岩土工程学报 ,2008 ,30 (7 ):1024 -1028 .
[本文引用: 1]
Sun Qiang , Ma Ping , Ye Xiaoping ,et al .Coattail catastrophe model of sliding instability
[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8 ,30 (7 ):1024 -1028 .
[本文引用: 1]
[22]
凌复华 .灾变理论入门
[M].上海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3 .
[本文引用: 1]
Ling Fuhua .An Introduction to Catastrophe Theory
[M].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Press ,1983 .
[本文引用: 1]
[23]
范广勤 .岩土工程流变力学
[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3 .
[本文引用: 1]
Fan Guangq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Rheological Mechanics
[M].Beijing :China 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3 .
[本文引用: 1]
[24]
张玉 ,徐卫亚 ,王伟 ,等 .破碎带软岩流变力学试验与参数辨识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增2 ):3412 -3420 .
[本文引用: 1]
Zhang Yu , Xu Weiya , Wang Wei ,et al .Study of rheological tests and its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soft rock in fractured belt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4 ,33(Supp
.2 ):3412 -3420 .
[本文引用: 1]
[25]
广西中金岭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南大学 .盘龙铅锌矿地压控制智能化综合监控技术研究(第1阶段)
[R].长沙 :中南大学 ,2016 .
[本文引用: 1]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f Zhongjinlingnan Mining Industry in Guangxi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Research on ground pressur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Panlong lead-zinc mine(the first phase)
[R].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6 .
[本文引用: 1]
基于组合预测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1
2017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基于组合预测与变精度粗糙模糊集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1
2017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1
2013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1
2013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Buckling failures of reserved thin pillar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in-plane and lateral hydrostatic compressive forces
2
2017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 为了研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灾变失稳,建立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总势能为顶板的弯曲应变能(U 1 )与矿柱的压缩应变能(U 2 )之和,再减去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所做的功(W ),其中[3 ,19 ] : ...
复杂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1
2010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复杂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1
2010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上覆水平煤层采空区衬砌受荷模型试验研究
1
2016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上覆水平煤层采空区衬砌受荷模型试验研究
1
2016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特大采空区上覆岩层地压与地表塌陷灾害监测研究
1
2014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特大采空区上覆岩层地压与地表塌陷灾害监测研究
1
2014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1
2012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1
2012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地基开采沉陷及其地表建筑
1
1995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地基开采沉陷及其地表建筑
1
1995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煤(矿)柱失稳冲击破坏的突变模型及其应用
1
2005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煤(矿)柱失稳冲击破坏的突变模型及其应用
1
2005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采场顶板—矿柱稳定性分析
1
2011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采场顶板—矿柱稳定性分析
1
2011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力学分析
1
2007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力学分析
1
2007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Study on mechanics and domino effect of large-scale goaf cave-in
1
2012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采空区矿柱—顶板体系流变力学模型研究
1
2010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采空区矿柱—顶板体系流变力学模型研究
1
2010
...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群,当这些采空区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很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灾害性地压活动,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开展采空区群系统的灾变失稳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理论分析[1 ,2 ,3 ] 、数值模拟[4 ] 、室内实验[5 ] 和现场监测[6 ,7 ] 等方法对采空区群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采空区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由顶板和矿柱这2个基本要素决定[8 ] ,所以许多研究中将采空区群简化为顶板—矿柱模型.高明仕等[9 ] 将顶板和矿柱均视为弹性体,建立了煤柱失稳冲击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张钦礼等[10 ] 将顶板视为坚硬固支梁,将矿柱视为弹性体,建立了采场破坏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贺广零等[11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温克尔弹性地基,建立了采空区煤柱—顶板系统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Ma等[12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开尔文体,建立了大型采空区塌陷的力学模型;王金安等[13 ] 将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将矿柱视为伯格斯体,建立了采空区顶板破坏的流变力学模型. ...
采空区顶板—矿柱体系蠕变损伤力学模型研究
1
2015
... 式中:D ʹ (t )为t 时刻的损伤变量,其表达式[15 ] 为 ...
采空区顶板—矿柱体系蠕变损伤力学模型研究
1
2015
... 式中:D ʹ (t )为t 时刻的损伤变量,其表达式[15 ] 为 ...
弹性板理论
1
2000
... 当薄板同时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荷载时,其控制方程[16 ] 为 ...
弹性板理论
1
2000
... 当薄板同时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荷载时,其控制方程[16 ] 为 ...
Theory of Plasticity
1
1992
... 根据弹性力学中的薄板理论[17 ] 和式(4)可得顶板的控制方程为 ...
采空区坚硬顶板破断机理与灾变塌陷研究
2
2008
... 矿柱的蠕变损伤及风化导致矿柱有效支撑面积逐渐减小,顶板的中心扰度ω 0 逐渐增大,此时当ω 0 满足式(19)时顶板由四边固支变为四边简支[18 ] ,将顶板为四边固支时的阶段命名为阶段Ⅰ.联立式(10)、式(12)、式(14)、式(15)和式(19)可以求出此阶段的持续时间t =t 1 . ...
... 此时当ω 0 满足式(21)时顶板由四边简支变为自由边[18 ] ,将顶板为四边简支时的阶段命名为阶段Ⅱ.假设阶段Ⅱ开始的时间t =0,联立式(10)、式(12)、式(14)、式(19)和式(20)可以求出积分常数C =C 2 ,联立式(10)、式(12)、式(14)、式(20)和式(21)可以求出此阶段的持续时间t =t 2 . ...
采空区坚硬顶板破断机理与灾变塌陷研究
2
2008
... 矿柱的蠕变损伤及风化导致矿柱有效支撑面积逐渐减小,顶板的中心扰度ω 0 逐渐增大,此时当ω 0 满足式(19)时顶板由四边固支变为四边简支[18 ] ,将顶板为四边固支时的阶段命名为阶段Ⅰ.联立式(10)、式(12)、式(14)、式(15)和式(19)可以求出此阶段的持续时间t =t 1 . ...
... 此时当ω 0 满足式(21)时顶板由四边简支变为自由边[18 ] ,将顶板为四边简支时的阶段命名为阶段Ⅱ.假设阶段Ⅱ开始的时间t =0,联立式(10)、式(12)、式(14)、式(19)和式(20)可以求出积分常数C =C 2 ,联立式(10)、式(12)、式(14)、式(20)和式(21)可以求出此阶段的持续时间t =t 2 . ...
基于突变和流变理论的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
1
2018
... 为了研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灾变失稳,建立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总势能为顶板的弯曲应变能(U 1 )与矿柱的压缩应变能(U 2 )之和,再减去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所做的功(W ),其中[3 ,19 ] : ...
基于突变和流变理论的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
1
2018
... 为了研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灾变失稳,建立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的总势能为顶板的弯曲应变能(U 1 )与矿柱的压缩应变能(U 2 )之和,再减去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所做的功(W ),其中[3 ,19 ] : ...
坚硬顶板下煤柱岩爆的尖点突变理论分析
1
1995
... 矿柱的应力—应变关系[20 ] 可表示为 ...
坚硬顶板下煤柱岩爆的尖点突变理论分析
1
1995
... 矿柱的应力—应变关系[20 ] 可表示为 ...
斜坡演化的燕尾突变模型研究
1
2008
... 本文中p 1 >0,所以当λ 满足式(34)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就会发生突变[21 ,22 ] . ...
斜坡演化的燕尾突变模型研究
1
2008
... 本文中p 1 >0,所以当λ 满足式(34)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就会发生突变[21 ,22 ] . ...
灾变理论入门
1
1983
... 本文中p 1 >0,所以当λ 满足式(34)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就会发生突变[21 ,22 ] . ...
灾变理论入门
1
1983
... 本文中p 1 >0,所以当λ 满足式(34)时,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就会发生突变[21 ,22 ] . ...
岩土工程流变力学
1
1993
... 矿柱模型的蠕变参数可根据文献[23 ,24 ]选取如下:E 1 =15.4 GPa,E 2 =11.6 GPa,η =3.28× 10 6 MPa·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折减获得盘龙铅锌矿相关参数[25 ] ,如表1 所示. ...
岩土工程流变力学
1
1993
... 矿柱模型的蠕变参数可根据文献[23 ,24 ]选取如下:E 1 =15.4 GPa,E 2 =11.6 GPa,η =3.28× 10 6 MPa·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折减获得盘龙铅锌矿相关参数[25 ] ,如表1 所示. ...
破碎带软岩流变力学试验与参数辨识研究
1
2014
... 矿柱模型的蠕变参数可根据文献[23 ,24 ]选取如下:E 1 =15.4 GPa,E 2 =11.6 GPa,η =3.28× 10 6 MPa·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折减获得盘龙铅锌矿相关参数[25 ] ,如表1 所示. ...
破碎带软岩流变力学试验与参数辨识研究
1
2014
... 矿柱模型的蠕变参数可根据文献[23 ,24 ]选取如下:E 1 =15.4 GPa,E 2 =11.6 GPa,η =3.28× 10 6 MPa·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折减获得盘龙铅锌矿相关参数[25 ] ,如表1 所示. ...
盘龙铅锌矿地压控制智能化综合监控技术研究(第1阶段)
1
2016
... 矿柱模型的蠕变参数可根据文献[23 ,24 ]选取如下:E 1 =15.4 GPa,E 2 =11.6 GPa,η =3.28× 10 6 MPa·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折减获得盘龙铅锌矿相关参数[25 ] ,如表1 所示. ...
盘龙铅锌矿地压控制智能化综合监控技术研究(第1阶段)
1
2016
... 矿柱模型的蠕变参数可根据文献[23 ,24 ]选取如下:E 1 =15.4 GPa,E 2 =11.6 GPa,η =3.28× 10 6 MPa·d.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折减获得盘龙铅锌矿相关参数[25 ] ,如表1 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