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矿山是一类典型的“三下”矿山(地表水体、建筑物和铁路(公路)下),其采矿活动将引起矿层上下及周围岩体的应力场重分布和位移变形,从而造成顶板断裂、冒落,底板鼓起和采空区周围矿层压出、片帮等安全事故。随着回采面积的扩大,这种影响将从采场发展到采场周边一定区域乃至地表,位于该范围内的上下矿层、井巷、含隔水层及地表建筑物、交通要道都会受到影响,重则产生严重变形和破坏,造成矿井突水、地面沉陷和建(构)筑物坍塌等灾害[1 ]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琅琊山铜矿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和滁州学院等所在的城市区域内,矿区北部有西涧湖(城西水库),矿区地表分布有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滁州学院北校区、滁州市琅琊区政府、西涧路以及琅琊山铜矿主井和尾砂坝、琅琊山风景区等建(构)筑物,其安全、高效及经济开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当地安全的重要因素。根据安全、经济、可行的原则,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3种采矿方法的地表位移变形,结合技术经济指标,采用熵权法[10 ] 对其安全性及经济可行性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在安全基础上综合评价矿山采矿方法的优劣,从而实现采矿方法的优选。
1 变形数值模拟
1.1 工程概况与模型构建
琅琊山铜矿是分散性高品位铜矿床,目前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分层高为2.5~3.0 m,当采场顶板跨度较大且矿岩稳固性较差时,在采场适当位置留直径不小于5 m的点柱。主要的回采中段已到达-365~-245 m中段,开采范围内的地表存在大量的教学楼、城市商业住宅和工业建构筑物,如图1 所示。
图1
图1
矿床分布与地表建筑物复合图
Fig.1
Composite map of deposit distribution and surface buildings
1.位移监测点;2.矿权范围;3.地表建筑物;4.建构轮廓线
本次模拟研究的范围是-365~-245 m中段,计算范围(长×宽×高)为1 878 m×2 334 m×700 m,竖向最上面为地表面,三维实体模型由含铜矽卡岩的矿体和上下盘围岩组成。考虑到铜矿矿体主体为鸡窝状矿体,矿体体积小且分散分布,对模型进行了适当简化处理,矿房平均尺寸(长×宽)采用40 m×12 m。网格模型开采范围内单元尺寸为2 m×2 m,矿体单元尺寸为8 m×8 m,围岩单元尺寸为32 m×32 m,得到矿体三维网格模型如图2 所示。
图2
图2
矿体三维网格模型
Fig.2
Orebody 3D mesh model
1.2 模拟方案
采用FLAC3D 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强度准则为摩尔—库伦准则,计算所用的矿岩物理力学参数包括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密度,参数具体取值如表1 所示。
设计3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分别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高分层充填采矿法[11 ] ,对各采矿方法(方案)进行模拟,得到的计算参数和开挖步骤如表2 和图3 所示。为探究回采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阶段高度分别为20,40,120 m [12 ] 时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
图3
图3
开采方案示意图
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mining scheme
2 安全稳定性分析
2.1 地表沉降规律
结合沉降位移云图和地表地质地形图对地表沉降区域进行分析,3种方案的沉降区域如图4 所示。由图4 可知,3种方案的沉降盆地均呈不规则的梨型,受不同采矿工艺的影响,方案1的沉降量最小,沉降最大值达到26.28 mm;方案2的沉降量最大,沉降最大值达到30.76 mm;方案3的沉降量介于方案1与方案2之间,沉降最大值达到26.38 mm。3种方案沉降量最大点均位于坐标(780.22,622.34)处,沉降区域分布扩展较为均匀,均呈圆形向外扩展,沉降趋势与矿体走向一致。模拟结果显示,3种方案产生的沉降均满足安全要求。
图4
图4
地表沉降区域
Fig.4
Surface subsidence area
由图4 可知,最大沉降区域均出现在左下侧的位置(X :686.93~1 125.44,Y :531.40~910.33),主要是因为矿体在此段相对集中,采场的集中布置使得此区域受采动影响较大,且该区段位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附近,属于砖结构建筑物,地基较软,进一步加大了地表沉降。地表沉降最大值出现在采空区的上方,矿体形状为“U”型,因此根据矿山提供的监测点信息,在模型中沿矿体走向布置监测线,设置12个监测点(图1 )。
分别对阶段高度为20,40,120 m的监测点进行沉降位移监测[13 ] (图5 ),3种方案监测点随模拟回采顺序沉降变化情况如图6 所示。
图5
图5
不同高度监测点方案对比
Fig.5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height monitoring points
图6
图6
监测点沉降趋势
Fig.6
Trend of monitoring point settlement
由图5 可知,3种方案中CJ8点和CJ9点的沉降量最大,CJ2点的沉降量最小,其中最大沉降值发生在方案二的CJ8点,沉降值为24.94 mm;方案一的CJ8点沉降最小,沉降值为21.14 mm。由图6 可知,3种方案的变形发展规律不同,方案一与方案三分别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或分段开采,在开采中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周期性变化,表现为监测点下沉趋势呈阶段性变化,在20,40,120 m阶段高度下,产生明显沉降变形后,监测点位移变化在一定时间内趋于平稳[14 ] 。方案二因采用“隔一采一”方式开采,监测点位移变化虽具有周期性,但整体处于持续沉降趋势。
2.2 地表变形规律
由于地表有需要保护的建筑、道路和风景区等建(构)筑物,需要严格控制地表的沉降变形。结合《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15 ] ,分别计算“三下”采矿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
(1)倾斜,即相邻2点在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量与2点间水平距离的比值:
i A B = W B - W A l A B (1)
式中:i A B 为地表AB 间的倾斜值(mm/m);W B 为B 点的下沉值(mm);W A 为A 点的下沉值(mm);l A B 为AB 间的水平距离(m)。
(2)曲率,即相邻2点的倾斜值之差与两线段中间点的水平距离的比值:
K B = i B C - i A B 0.5 ( l A B + l B C ) (2)
式中:K B 为地表B 点的曲率值(m-1 );i B C 为地表BC 间的倾斜值(mm/m);l B C 为BC 间的水平距离(m)。
(3)水平变形,即相邻2点的水平方向的移动差值与2点间水平距离的比值:
ε A B = U B - U A l A B (3)
式中:ε A B 为地表AB 间的水平变形值(mm/m);U B 为地表B 点的水平位移(mm);U A 为地表A 点的水平位移(mm);l A B 为AB 间的水平距离(m)。
因CJ9点沉降位移较大,地处医院、商业街区及学校附近,根据参考文献[16 ] ,选取CJ9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上述位移计算结果,3种方案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及水平变形的计算结果如图7 所示。
图7
图7
地表变形规律曲线
Fig.7
Surface deformation curve
由图7 可知,对于CJ9点,方案一和方案三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与水平变形程度相近,且都小于方案二,但方案二造成的曲率最小。方案二具有最大位移倾斜( i A B = 0.099 m m / m ) 和最大水平变形( ε = 0.00248 m m / m ) ;方案一具有最大曲率(K = 0.17 × 10 - 3 · m - 1 ) 。根据《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15 ] ,地表建(构)筑物的位移与变形的允许值应符合表3 ,由表可知,3种方案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均满足Ⅰ级建(构)筑物保护等级规定要求。
3 熵权法耦合评价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其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17 ] ,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客观的指标权重[18 ] 。
3.1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3种方案的各参量数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因此需结合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对3种方案进行优选[19 ] 。因方案一采用的采矿方法与矿山实际采用的方法相似,因此根据矿山矿体赋存情况及实际生产能力,可得出方案一的计算经济指标,在其基础上对方案二和方案三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推算[20 ] ,结果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方案三的矿块生产能力最大,且采充成本最低。
3.2 安全评判指标量化处理
结合专家评分法分别对3个方案的沉降位移、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等参数进行评分,将评价指标最优状态定为1,最劣状态定为0,指标评分分级标准如表5 所示。取专家评分平均分作为指标最后得分,结果如表6 所示。
3.3 基于熵权法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
选取沉降位移(A1 )、倾斜(A2 )、曲率(A3 )、水平变形(A4 )、矿块生产能力(A5 )、采切比(A6 )、损失贫化率(A7 )、采矿成本(A8 )和充填成本(A9 )作为本次评价指标,建立如图8 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地表安全稳定性指标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如表7 所示。
图8
图8
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Fig.8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根据信息熵的定义,现有3个评价方案共有9个评价指标,对归一化后结果构建评价矩阵P :
P = 0.29 0.34 0.24 0.34 0.21 0.47 0.51 0.28 0.29 0.31 030 0.41 0.30 0.25 0.27 0.17 0.35 0.20 0.40 0.36 0.35 0.36 0.53 0.26 0.32 0.37 0.51
E j = - l n ( m ) - 1 ∑ i = 1 m p i j l n p i j (4)
求得各指标信息熵分别为E 1 = 0.9914 、E 2 = 0.9976 、E 3 = 0.9770 、E 4 = 0.9976 、E 5 = 0.9215 、E 6 = 0.9617 、E 7 = 0.9185 、E 8 = 0.9949 、E 9 = 0.9288 。
ω j = 1 - E j ∑ j = 1 n ( 1 - E j ) (5)
求得各指标熵权分别为ω 1 = 0.028 、ω 2 = 0.008 、ω 3 = 0.074 、ω 4 = 0.008 、ω 5 = 0.252 、ω 6 = 0.123 、ω 7 = 0.262 、ω 8 = 0.016 、ω 9 = 0.229 。
β j = a i j ω i j ∑ i = 1 m a i j ω i j (6)
β = 0.017 0.006 0.033 0.005 9.585 0.033 0.052 0.001 0.011 0.017 0.005 0.058 0.005 11.351 0.019 0.017 0.001 0.007 0.023 0.006 0.049 0.006 23.964 0.018 0.033 0.001 0.019
φ i = ∑ j = 1 n β i j (7)
φ = ( 9.7424,11.47993,24.1170 )
由以上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方案三结果最佳,建议矿山采用方案三(上向高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
4 结论
(1)根据琅琊山铜矿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3种采矿方案,建立了不同采矿方案的开采变形分析FLAC3D 模型,获得不同开挖条件下地表沉降位移规律,结果表明3种方案的位移沉降、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等参量均符合规范标准。
(2)结合变形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建立了熵权法的综合优选模型,在熵权评价结构基础上,确定出方案三(上向高分层充填采矿法)为最优方案。
(3)由于数值模拟过程中对模型岩体特性、节理裂隙等进行了简化,数值模拟得出的地表位移与实际监测数据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建立精确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参考文献
View Option
[1]
连达军 ,汪云甲 .“三下”开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34 (1 ):100 -104 .
[本文引用: 1]
Lian Dajun , Wang Yunji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al mining
[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5 ,34 (1 ):100 -104 .
[本文引用: 1]
[2]
王忠凯 ,徐光黎 .盾构掘进、离开施工阶段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范围及量化预测
[J/OL].岩土力学 ..
URL
[本文引用: 1]
Wang Zhongkai , Xu Guangli .Influening range and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surface deformation by shield tunneling and leaving construction stage
[J/OL].Rock and Soil Mechanics ..
URL
[本文引用: 1]
[3]
张天奇 ,葛隆博 ,郑刚 .砂土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及深层土体变形研究
[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9 ,52 (增1 ):113 -119 .
[本文引用: 1]
Zhang Tianqi , Ge Longbo , Zheng Gang .Deformation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ground due to tunnel excavation in sand
[J].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52(Supp
.1 ):113 -119 .
[本文引用: 1]
[4]
吕进国 ,韩阳 ,南存全 ,等 .黑岱沟露天矿端帮压煤井工开采覆岩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 ,36 (3 ):535 -541 .
[本文引用: 1]
Jinguo Lü , Han Yang , Cunquan Nan ,et al .The law of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ground surface and overlying strata with underground mining coal seam compressed at end slope in Heidaigou open-pit mine
[J].Journa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2019 ,36 (3 ):535 -541 .
[本文引用: 1]
[5]
周吕 .雷达干涉测量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分析
[J].测绘学报 ,2019 ,48 (5 ):669 .
[本文引用: 1]
Zhou Lü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surface subsidence and building deformation by radar interferometry
[J].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2019 ,48 (5 ):669 .
[本文引用: 1]
[6]
柯愈贤 .新桥硫铁矿“三下”资源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D].长沙 :中南大学 ,2013 .
[本文引用: 1]
Ke Yuxian .A Study on Safe Mining of Transition from Open Pit to Underground Mining for “Three Under” Resources in Xinqiao Pyrite Mine
[D].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3 .
[本文引用: 1]
[7]
马立强 ,许玉军 ,张东升 ,等 .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条件下隔水层与地表变形特征
[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 ,36 (1 ):30 -36 .
[本文引用: 1]
Ma Liqiang , Xu Yujun , Zhang Dongshe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quiclude and surface deformation in continuous mining and filling with wall system for water conservation
[J].Journa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2019 ,36 (1 ):30 -36 .
[本文引用: 1]
[8]
高治洲 .银河煤矿“三下”条带开采方案研究
[D].西安 :西安科技大学 ,2013 .
[本文引用: 1]
Gao Zhizhou .Study on Strip Mining Methods “Under-Three-Objects” in Yinhe Coal Mine
[D]. Xi’an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
[本文引用: 1]
[9]
Luo X W , Hu J H , Ning Y L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in scale exploitation of gently inclined ore body based on the surface subsidence properties
[J].Disaster Advances ,2013 ,6(Supp
.4 ):324 -329 .
[本文引用: 1]
[10]
许开立 ,董立菊 ,陈宝智 ,等 .基于模糊熵的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的离散化方法
[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0 ,10 (4 ):599 -603 .
[本文引用: 1]
Xu Kaili , Dong Liju , Chen Baozhi ,et al . Discretization method of subordinated vector of safety grades based on Fuzzy Entropy
[J].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2000 ,10 (4 ):599 -603 .
[本文引用: 1]
[11]
胡建华 ,雷涛 ,周科平 ,等 .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
[J].岩土力学 ,2011 ,32 (8 ):2517 -2522 .
[本文引用: 1]
Hu Jianhua , Lei Tao , Zhou Keping ,et al .Time-varying optimization study of mining sequence based on reconstructed mining environment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11 ,32 (8 ):2517 -2522 .
[本文引用: 1]
[12]
胡建华 ,习智琴 ,罗先伟 ,等 .基于岩体时变力学参数的深部矿段回采顺序优化
[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8 (10 ):2759 -2764 .
[本文引用: 1]
Hu Jianhua , Xi Zhiqin , Luo Xianwei ,et al .Optimization of mining sequence based on rock mass time-varying mechanics parameters
[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48 (10 ):2759 -2764 .
[本文引用: 1]
[13]
夏开宗 ,陈从新 ,付华 ,等 .程潮铁矿西区不同采矿水平下的岩体变形规律分析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 (4 ):792 -805 .
[本文引用: 1]
Xia Kaizong , Chen Congxin , Fu Hua ,et al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rock mass at different mining levels in west area of Chengchao iron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6 ,35 (4 ):792 -805 .
[本文引用: 1]
[14]
付华 ,陈从新 ,夏开宗 ,等 .地下采矿引起你地表滑移变形分析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 (2 ):3991 -4000 .
[本文引用: 1]
Fu Hua , Chen Congxin , Xia Kaizong ,et al .Analysis for landslide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6 ,35 (2 ):3991 -4000 .
[本文引用: 1]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
[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 .
[本文引用: 2]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de for design of nonferrous metal mining:GB-50771-2012
[S].Beijing :China Planning Publishing House ,2012 .
[本文引用: 2]
[16]
李培现 ,谭志祥 .开采影响地表点变形状态分析及主变形值计算
[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 ,34 (1 ):96 -102 .
[本文引用: 1]
Li Peixian , Tan Zhixiang .Mining influenced ground deformation state analysis and principal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J].Journa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2017 ,34 (1 ):96 -102 .
[本文引用: 1]
[17]
Zhou K P , Lin Y , Deng H W ,et al .Prediction of rock burst classification using cloud model with entropy weight
[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6 ,26 (7 ):1995 -2002 .
[本文引用: 1]
[18]
杨力 ,刘程程 ,宋利 ,等 .基于熵权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J].中国软科学 ,2013 (11 ):185 -192 .
[本文引用: 1]
Yang Li , Liu Chengcheng , Song Li ,et al .Evaluation of coal mine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method
[J].China Soft Science ,2013 (11 ):185 -192 .
[本文引用: 1]
[19]
滕永波 .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安徽徐楼铁矿为例
[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本文引用: 1]
Teng Yongbo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of Green Industrial Chain of the Underground Metal Mine:An Example from the Xulou Iron Mine
[D].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2017 .
[本文引用: 1]
[20]
Kinnunen P H M , Kaksonen A H .Towards circular economy in mining:Opportunities and bottlenecks for tailings valorization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28 :153 -160 .
[本文引用: 1]
“三下”开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1
2005
... 城市矿山是一类典型的“三下”矿山(地表水体、建筑物和铁路(公路)下),其采矿活动将引起矿层上下及周围岩体的应力场重分布和位移变形,从而造成顶板断裂、冒落,底板鼓起和采空区周围矿层压出、片帮等安全事故.随着回采面积的扩大,这种影响将从采场发展到采场周边一定区域乃至地表,位于该范围内的上下矿层、井巷、含隔水层及地表建筑物、交通要道都会受到影响,重则产生严重变形和破坏,造成矿井突水、地面沉陷和建(构)筑物坍塌等灾害[1 ] . ...
“三下”开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1
2005
... 城市矿山是一类典型的“三下”矿山(地表水体、建筑物和铁路(公路)下),其采矿活动将引起矿层上下及周围岩体的应力场重分布和位移变形,从而造成顶板断裂、冒落,底板鼓起和采空区周围矿层压出、片帮等安全事故.随着回采面积的扩大,这种影响将从采场发展到采场周边一定区域乃至地表,位于该范围内的上下矿层、井巷、含隔水层及地表建筑物、交通要道都会受到影响,重则产生严重变形和破坏,造成矿井突水、地面沉陷和建(构)筑物坍塌等灾害[1 ] . ...
盾构掘进、离开施工阶段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范围及量化预测
1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盾构掘进、离开施工阶段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范围及量化预测
1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砂土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及深层土体变形研究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砂土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及深层土体变形研究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黑岱沟露天矿端帮压煤井工开采覆岩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黑岱沟露天矿端帮压煤井工开采覆岩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雷达干涉测量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分析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雷达干涉测量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分析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新桥硫铁矿“三下”资源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1
2013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新桥硫铁矿“三下”资源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1
2013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条件下隔水层与地表变形特征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条件下隔水层与地表变形特征
1
2019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银河煤矿“三下”条带开采方案研究
1
2013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银河煤矿“三下”条带开采方案研究
1
2013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6(Supp
1
2013
... 在地表变形研究中,王忠凯等[2 ] 通过分析盾构机对隧道加卸荷载过程中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张天齐等[3 ] 利用砂土隧道模型,研究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得到应力路径对地表周边土体体积的响应规律;吕进国等[4 ] 通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周吕[5 ] 提出了一种基于MTInSAR与GRACE的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目前,有关矿山地表变形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恰当的采矿方法减少矿体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常用的控制地表变形的采矿方法有充填开采法、覆岩离层注浆法和协同开采法等[6 ] .马立强等[7 ] 提出了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方法以控制地表变形;高治洲[8 ] 在“三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针对压煤开采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增强了地表稳定性;Luo等[9 ] 采用数值模拟对大范围的薄矿体开采进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评价了矿山工业广场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三下”矿山开采及城市隧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区所造成的地表变形的研究,主要涉及控制技术、预测技术及方案优化等技术性研究,对于相关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
基于模糊熵的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的离散化方法
1
2000
... 琅琊山铜矿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和滁州学院等所在的城市区域内,矿区北部有西涧湖(城西水库),矿区地表分布有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滁州学院北校区、滁州市琅琊区政府、西涧路以及琅琊山铜矿主井和尾砂坝、琅琊山风景区等建(构)筑物,其安全、高效及经济开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当地安全的重要因素.根据安全、经济、可行的原则,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3种采矿方法的地表位移变形,结合技术经济指标,采用熵权法[10 ] 对其安全性及经济可行性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在安全基础上综合评价矿山采矿方法的优劣,从而实现采矿方法的优选. ...
基于模糊熵的安全等级隶属度向量的离散化方法
1
2000
... 琅琊山铜矿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和滁州学院等所在的城市区域内,矿区北部有西涧湖(城西水库),矿区地表分布有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滁州学院北校区、滁州市琅琊区政府、西涧路以及琅琊山铜矿主井和尾砂坝、琅琊山风景区等建(构)筑物,其安全、高效及经济开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当地安全的重要因素.根据安全、经济、可行的原则,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3种采矿方法的地表位移变形,结合技术经济指标,采用熵权法[10 ] 对其安全性及经济可行性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在安全基础上综合评价矿山采矿方法的优劣,从而实现采矿方法的优选. ...
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
1
2011
... 设计3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分别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高分层充填采矿法[11 ] ,对各采矿方法(方案)进行模拟,得到的计算参数和开挖步骤如表2 和图3 所示.为探究回采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阶段高度分别为20,40,120 m [12 ] 时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 ...
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
1
2011
... 设计3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分别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高分层充填采矿法[11 ] ,对各采矿方法(方案)进行模拟,得到的计算参数和开挖步骤如表2 和图3 所示.为探究回采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阶段高度分别为20,40,120 m [12 ] 时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 ...
基于岩体时变力学参数的深部矿段回采顺序优化
1
2017
... 设计3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分别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高分层充填采矿法[11 ] ,对各采矿方法(方案)进行模拟,得到的计算参数和开挖步骤如表2 和图3 所示.为探究回采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阶段高度分别为20,40,120 m [12 ] 时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 ...
基于岩体时变力学参数的深部矿段回采顺序优化
1
2017
... 设计3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分别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高分层充填采矿法[11 ] ,对各采矿方法(方案)进行模拟,得到的计算参数和开挖步骤如表2 和图3 所示.为探究回采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对阶段高度分别为20,40,120 m [12 ] 时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 ...
程潮铁矿西区不同采矿水平下的岩体变形规律分析
1
2016
... 分别对阶段高度为20,40,120 m的监测点进行沉降位移监测[13 ] (图5 ),3种方案监测点随模拟回采顺序沉降变化情况如图6 所示. ...
程潮铁矿西区不同采矿水平下的岩体变形规律分析
1
2016
... 分别对阶段高度为20,40,120 m的监测点进行沉降位移监测[13 ] (图5 ),3种方案监测点随模拟回采顺序沉降变化情况如图6 所示. ...
地下采矿引起你地表滑移变形分析
1
2016
... 由图5 可知,3种方案中CJ8点和CJ9点的沉降量最大,CJ2点的沉降量最小,其中最大沉降值发生在方案二的CJ8点,沉降值为24.94 mm;方案一的CJ8点沉降最小,沉降值为21.14 mm.由图6 可知,3种方案的变形发展规律不同,方案一与方案三分别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或分段开采,在开采中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周期性变化,表现为监测点下沉趋势呈阶段性变化,在20,40,120 m阶段高度下,产生明显沉降变形后,监测点位移变化在一定时间内趋于平稳[14 ] .方案二因采用“隔一采一”方式开采,监测点位移变化虽具有周期性,但整体处于持续沉降趋势. ...
地下采矿引起你地表滑移变形分析
1
2016
... 由图5 可知,3种方案中CJ8点和CJ9点的沉降量最大,CJ2点的沉降量最小,其中最大沉降值发生在方案二的CJ8点,沉降值为24.94 mm;方案一的CJ8点沉降最小,沉降值为21.14 mm.由图6 可知,3种方案的变形发展规律不同,方案一与方案三分别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或分段开采,在开采中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周期性变化,表现为监测点下沉趋势呈阶段性变化,在20,40,120 m阶段高度下,产生明显沉降变形后,监测点位移变化在一定时间内趋于平稳[14 ] .方案二因采用“隔一采一”方式开采,监测点位移变化虽具有周期性,但整体处于持续沉降趋势. ...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
2
2012
... 由于地表有需要保护的建筑、道路和风景区等建(构)筑物,需要严格控制地表的沉降变形.结合《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15 ] ,分别计算“三下”采矿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 ...
... 由图7 可知,对于CJ9点,方案一和方案三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与水平变形程度相近,且都小于方案二,但方案二造成的曲率最小.方案二具有最大位移倾斜( i A B = 0.099 m m / m ) 和最大水平变形( ε = 0.00248 m m / m ) ;方案一具有最大曲率(K = 0.17 × 10 - 3 · m - 1 ) . 根据《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15 ] ,地表建(构)筑物的位移与变形的允许值应符合表3 ,由表可知,3种方案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均满足Ⅰ级建(构)筑物保护等级规定要求. ...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
2
2012
... 由于地表有需要保护的建筑、道路和风景区等建(构)筑物,需要严格控制地表的沉降变形.结合《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15 ] ,分别计算“三下”采矿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 ...
... 由图7 可知,对于CJ9点,方案一和方案三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与水平变形程度相近,且都小于方案二,但方案二造成的曲率最小.方案二具有最大位移倾斜( i A B = 0.099 m m / m ) 和最大水平变形( ε = 0.00248 m m / m ) ;方案一具有最大曲率(K = 0.17 × 10 - 3 · m - 1 ) . 根据《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50771-2012)[15 ] ,地表建(构)筑物的位移与变形的允许值应符合表3 ,由表可知,3种方案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均满足Ⅰ级建(构)筑物保护等级规定要求. ...
开采影响地表点变形状态分析及主变形值计算
1
2017
... 因CJ9点沉降位移较大,地处医院、商业街区及学校附近,根据参考文献[16 ] ,选取CJ9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上述位移计算结果,3种方案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及水平变形的计算结果如图7 所示. ...
开采影响地表点变形状态分析及主变形值计算
1
2017
... 因CJ9点沉降位移较大,地处医院、商业街区及学校附近,根据参考文献[16 ] ,选取CJ9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上述位移计算结果,3种方案地表建(构)筑物的倾斜、曲率及水平变形的计算结果如图7 所示. ...
Prediction of rock burst classification using cloud model with entropy weight
1
2016
...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其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17 ] ,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客观的指标权重[18 ] . ...
基于熵权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1
...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其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17 ] ,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客观的指标权重[18 ] . ...
基于熵权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1
...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其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17 ] ,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从而得出客观的指标权重[18 ] . ...
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安徽徐楼铁矿为例
1
2017
... 3种方案的各参量数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因此需结合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对3种方案进行优选[19 ] .因方案一采用的采矿方法与矿山实际采用的方法相似,因此根据矿山矿体赋存情况及实际生产能力,可得出方案一的计算经济指标,在其基础上对方案二和方案三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推算[20 ] ,结果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方案三的矿块生产能力最大,且采充成本最低. ...
地下金属矿山绿色产业链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安徽徐楼铁矿为例
1
2017
... 3种方案的各参量数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因此需结合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对3种方案进行优选[19 ] .因方案一采用的采矿方法与矿山实际采用的方法相似,因此根据矿山矿体赋存情况及实际生产能力,可得出方案一的计算经济指标,在其基础上对方案二和方案三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推算[20 ] ,结果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方案三的矿块生产能力最大,且采充成本最低. ...
Towards circular economy in mining:Opportunities and bottlenecks for tailings valorization
1
2019
... 3种方案的各参量数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因此需结合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对3种方案进行优选[19 ] .因方案一采用的采矿方法与矿山实际采用的方法相似,因此根据矿山矿体赋存情况及实际生产能力,可得出方案一的计算经济指标,在其基础上对方案二和方案三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推算[20 ] ,结果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方案三的矿块生产能力最大,且采充成本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