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矿山开采深部的不断增加及开采条件的日趋复杂,“三高一挠动”恶劣开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高温热害是其中一道复杂难题。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受高温热害环境的影响,井巷风流在高温热害环境中发生湿热交换,使得风流温度升高,进而诱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导致通风管理困难、矿山生产能力下降及人员工作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矿井埋深的增加,给矿井通风降温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研究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性条件,对深部矿山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矿井通风时期,风流沿井筒、巷道抵达工作面后,经回风井巷排出地表,在此过程中,风流在井筒、巷道、工作面与矿内环境发生热交换,风流性质也随之改变。因此,探究风流在井筒、巷道和工作面3个阶段的风流温度变化特征,有助于确定合适的开采深度和降温方式。
本文基于矿井风流热交换模型,以风流温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风流在井巷和工作面的风温变化研究,分析了高温深井中风流从地表至采掘工作面的风温变化过程,从通风降温技术适用条件的角度,探讨了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方式下的极限开采深度。
1 深井风温预测模型
风流由地表至回采工作面的线路及热交换过程如图1 所示,风流进入井筒的初始温度为t 0 ,经井筒时由于自身位能变化产生热能,并与围岩发生热交换,自身热能增加Q 1 ,使得风流到井底车场时风温上升至t i ;当风流由起点为井底车场流经终点为回采工作面的巷道时,与周围环境也发生热量为Q 2 的热交换,使得风流至终点时温度上升为t z ;最后风温为t z 的风流进入回采工作面,吸收Q 3 的热量后,温度上升至t c ,流出工作面,汇入回风井巷后排出地表。
图1
图1
矿井通风热交换简图
Fig.1
Heat exchange diagram of mine ventilation
1.1 入风井风温预测
当风流由地表进入生产中段时,首先通过入风井筒。风流流经井筒时风温升高,其热能主要源自自压缩及围岩吸(放)热,即由于自身位能变化产生自压缩热,从而使得风流温度升高,风流与围岩发生热交换,导致自身温度变化。由于沿矿井竖直方向存在地温梯度,风流所流经井筒围岩的原岩温度是变化的,根据差分法[20 ] 计算原理,沿竖直方向将井筒从高到低划分为高度均为ΔH 的若干个分段(图2 ),然后将风温从井口逐段接力计算至井底。
图2
图2
竖直方向井段划分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of vertical wells segment division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湿度本身较小,在标准大气压、温度为30 ℃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空气的饱和含湿量仅为0.0272 kg,远小于1,且温度变化对风流湿度的影响较小;当风温从20 ℃增加至30 ℃的过程中,风流湿度变化量不足0.03 kg/kg。另一方面,当风流流经井筒时,湿度变化可理解为线性变化,湿度增量均分至单位高度的井筒时,风流含湿量的微小变化对风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1 ] ,故风流流经井筒时的热平衡方程为
C p M g t 1 - t 0 + M g d 0 C p s h t 1 - t 0 = Q w + M g Δ H 1 + d 0 427 × 4.186 (1)
式中:C p 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M g 为井筒风流中干空气的质量流量(kg/s);t 0 、t 1 分别为第一井段起点风温和终点风温(℃);d 0 为井口风流含湿量(kg/kg);C p s h 为水蒸气定压比热[kJ/(kg·℃)];Δ H 为井筒分段高度,取值为30~50 m;Q w 为风流流经井筒时与围岩的热交换量(kW)。
风流温度随地表气候呈周期性变化,即t 0 随地表气候呈周期性变化,当风流温度低于井筒壁温时,风流从围岩中吸热;反之,当风流温度高于井筒壁温时,风流将热量传递给井筒。入风风流温度t 0 的计算公式为
t 0 = t d + D 0 s i n 2 π 365 T + ϕ 0 (2)
式中:t d 为地面年平均气温(℃);D 0 为地面气温年变幅(℃);T 为时间(d);ϕ 0 为周期变化的初相位(rad)。其中D 0 的计算公式为
D 0 = t m a x - t m i n 2 (3)
式中:t m a x 为最高月平均气温(℃);t m i n 为最低月平均气温(℃)。
当风流流经井筒时,与围岩发生热交换,热量Q w 的计算公式为
Q w = K τ × 2 π R j Δ H t y 1 - t 0 + t 1 2 (4)
式中:K τ 为风流与井筒岩壁的不稳定换热系数[kW/(m2 ·℃)];R j 为入风井筒半径(m);t y 1 为第一井段平均原岩温度(℃)。
t y 1 = t h + 0.5 a Δ H - H h i = 1 t y 2 = t h + 1.5 a Δ H - a H h i = 2 t y i = t h + a Δ H i - 2 i ≥ 2 (5)
式中:t h 为恒温带温度(℃);a 为地温梯度(℃/100 m);H h 为恒温带深度(m);i 为井段序号。
t 1 =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j Δ H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j Δ H t 0 + 2 π K τ R j Δ H t y 1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j Δ H + M g Δ H 1 + d 0 427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Δ H × 4.186 (6)
对于特定矿山,式(6)中不稳定传热系数K τ 在井巷通风一年半时间之后趋于稳定,且当风量大于某一微小临界值后,即使M g 增大,K τ 的增长幅度也很小。因此,对于正常生产的矿井,可将K τ 看作不随M g 变化的常量。
令A =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j Δ H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j Δ H , B = 2 π K c R i Δ H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j Δ H , C = M g Z ( 1 + d 0 ) 427 M g C p + d 0 C p s h + π K τ R j Δ H × 4.186 ,
t 1 = A t 0 + B t y 1 + C (7)
将上一井段终点的风流温度作为相邻下一井段起点的风流温度,依次可求出各井段终点的风流温度,则第i 井段终点的风流温度为
t i = A i t 0 + A i - 1 B t y 1 + C A 0 + A 1 + ⋯ + A i - 1 + B t y 2 A 0 + A 1 + ⋯ + A i - 2 + a Z B A 0 + A 1 + ⋯ + A i - 3 A i t 0 + A i - 1 B t y 1 + C 1 - A i - 1 1 - A + B t y 2 1 - A i - 2 1 - A + a Δ H B 1 - A i - 3 1 - A (8)
t i = A i t d + D 0 s i n 2 π 365 T + ϕ 0 + A i - 1 B t y 1 + C 1 - A i - 1 1 - A + B t y 2 1 - A i - 2 1 - A + a Δ H B 1 - A i - 3 1 - A (9)
由式(9)即可推算出深为i Δ H 处井底车场的温度t i 。
1.2 巷道风温预测
风流经过第i 井段后进入巷道,取开采时通风困难时期风流至采掘工作面通风路线巷道作为研究对象,当风流经过巷道时,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此时风流温度随着通风线路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根据文献[13 ]中改进的平松试算法,风流在巷道中的热平衡方程为
C p M h t z - t i = Q m + Q w (10)
式中:Q m 为巷道中其他热源的放热量之和(kW);M h 为巷道中风流的质量流量(kg/s);Q w 为围岩散热量(kW),其计算公式为
Q w = K τ U h L h t y h - t z + t i 2 (11)
式中:t z 为巷道末端温度(℃);t y h 为巷道岩石温度;U h 为巷道周长(m);L h 为巷道长度(m)。
t z = 2 Q m 2 C p M h + K τ U h L h + 2 K τ U h L h t y h 2 C p M h + K τ U h L h + 2 C p M h - K τ U h L h 2 C p M h + K τ U h L h t i (12)
L h = C p M h t z - t i - Q m K τ U h t y h - t z + t i 2 (13)
式(12)即为巷道末端风流温度,给定井巷及通风设计资料,即可求得t z 。
若t i 已知,令t z = 28 ℃ ,由式(13)可计算得到L h 的值,此为巷道极限长度,即通风线路的极限长度。当设计通风路线长度大于L h 时,巷道末端风温将超过28 ℃,此时L h 可作为通风线路优化或修改通风方案的依据。
1.3 回采工作面风温预测
当风流流经回采工作面时,除了与围岩发生热交换外,还会与矿石发生热交换,也会受采掘机械散热的影响。针对不同的采矿方法,采掘工作面与水平面可能呈一定角度,且采掘工作面入口和出口不在同一水平。风流流经回采工作面发生热交换的计算公式为
C p M c t c - t z + M c d c C p s h t c - t z = Q w c + Q k + Q m c - M c L c s i n α 1 + d c 427 × 4.186 (14)
式中:M c 为回采工作面质量流量(kg/s);t c 为风流出回采工作面的温度(℃);d c 为回采工作面湿度(kg/kg);Q w c 为回采工作面围岩散热量(kW);Q k 为运输中矿石散热量(kW);Q m c 为回采工作面绝对热源散热量(kW);L c 为回采工作面长度(m);α 为回采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其中,回采工作面围岩散热量可表示为
Q w c = K τ U c L c t y c - t c + t z 2 (15)
Q k = 0.0024 M k C k L c 0.8 ( t y c - t c + t z 2 - 4 ) (16)
式中:M k 为矿石的运输量(kg/s);C k 为矿石的比热容[kJ/(kg·℃)];t y c 为回采面岩石温度。
将式(14)、式(15)代入式(13),分离变量化简得到:
t c = 2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t y c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t z - 0.0192 M k C k L c 0.8 - 2 Q m c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M c L c s i n α 1 + d c 427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8.372 (17)
令D = 2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E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F = 0.0192 M k C k L c 0.8 - 2 Q m c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G = M c L c s i n α 1 + d c 427 K τ U c L c + 0.0024 M k C k L c 0.8 + 2 C p M c + M c d c C p s h × 8.372 ,
t c = D t y c - E t z - F - G (18)
式(17)即为回采工作面风温预测公式,已知回采工作面参数即可求得回采工作面出口风温。
根据回采工作面风流温度,反推工作面所在中段与地表之间的距离,由此可得采用通风措施降低采场工作面温度的临界深度,即极限深度(采场工作面距地表距离)。
2 可采极限深度
可采极限深度是指仅靠通风降温而不借助其他降温手段的情况下,采掘工作面与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可采极限深度的计算必须满足2个条件:(1)在通风条件下,对应回采工作面出口风温t c 恰好等于28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22 ] 中第22条的规定(出口风温不得超过28 ℃);(2)在此通风量下,增加风量不能实现降温目的,此时风量取最大值。即:
Q m a x = v m a x S (19)
式中:S 为采掘工作面面积(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采掘工作面允许的最高风速为4 m/s。
通过对井巷风温的分析,可采极限深度的计算存在2种可能:(1)风流流经巷道而未到达采掘工作面时,风流温度已达到28 ℃;此时需根据式(12)计算巷道极限长度,重新设计通风方式或通风路线;(2)风流流经回采工作面后温度正好为28 ℃,此时t c = 28 ℃ ,M c = ρ v m a x S ,ρ 为空气密度(kg/m³)。
在计算矿山可采极限深度时,应对矿体赋存状况、矿山地质及气候资料有详细了解,且应包括矿井总入风量、入风井大小和巷道尺寸参数等在内的相关矿山开采设计的资料。根据地质及采矿设计资料,若式(17)中的其他参数已知,即可得出巷道末端温度t z 与t y c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得出t z 与t y h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将该表达式代入式(12)可求得t i ,结合式(5)、式(9)可求得i ,H m a x = i Δ H 即为可采极限深度。基于可采极限深度,矿山可制定相关通风开采方案,采取相适应的通风降温措施。
3 工程实例
铜坑矿区锌多金属矿体埋深较大,井巷围岩岩性多为灰岩,矿区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入风井井口标高为+815 m,入风井井底标高为+30 m。矿山热害较严重,当埋藏深度为445 m时,原始岩温达31.0 ℃;当埋藏深度为615 m时,原始岩温达37.0 ℃。由此可得,当锌多金属矿体开采标高为+305~+199 m时,井深均超过445 m,此时地温在31 ℃以上,属于一级热害区域;当矿体开采标高为+199~+5 m时,原岩温度超过37 ℃,属于二级热害区域。各中段原岩温度预测值如表1 所示。目前该矿山+255 m中段已开拓完毕,通风时间较长,围岩与井巷之间的换热系数趋于稳定,所处高程原岩温度达35.8 ℃,且开采该中段时,在7月或8月仅靠通风达不到生产要求,因此以该中段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矿山工程环境参数见表2 ,工程设计参数见表3 。
根据可采极限深度的计算要求,t c 取值为28 ℃,回采工作面通风量为31.2 m³/s,即34.32 kg/s。将各参数代入式(17)可得:
t z = 40.97 t y c - 1 410.06 (20)
根据矿山相关资料,Q m 取值为30 kW,巷道中风流的质量流量为54 kg/s。由于回采工作面倾斜,故t y c = t y h - a L c s i n ϕ /2=t y h -0.44 。将式(19)及相关参数代入式(12)可得:
t i = 1 594.31 - 42.60 t y h (21)
取分段高度为30 m,计算得到A = 0.7 ,B = 0.3 ,C = 0.25 。
t i = 0 . 7 i t 0 + 0 . 7 i - 1 × 0.3 × 17.22 + 0.25 × 1 - 0 . 7 i - 1 1 - 0.7 + 0.3 × 17.78 × 1 - 0 . 7 i - 2 1 - 0.7 + 0.035 × 30 × 0.3 × 1 - 0 . 7 i - 3 1 - 0.7 (22)
t y h = t y i = 17.78 + 1.05 i - 2 (23)
式(22)中t 0 为矿区各月份风温平均值,如表4 所示。
由式(21)~式(23)可计算出各月平均温度下相对应的i 值,进而得出相应的可采极限深度数据,如图3 所示。
图3
图3
矿区各月可采极限深度
Fig.3
Monthly minable limit depth of mining area
由图3 可知,当地表气温较低时,可采极限深度较大;图中虚线代表+255 m中段所在井深,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初至8月上旬只采取通风降温措施达不到降温要求,符合矿山生产实际。由此可知,所推导公式满足工程实际,可运用于工程实践中。
4 结论
(1)建立风流与矿山环境热交换的模型,分析风流在井筒、巷道及采矿工作面的焓值变化,借助差分法逐步推导出在井筒、巷道及工作面的风温计算公式。
(2)根据计算所得的采场工作面温度,推导出仅采用通风降温措施时,矿井可采极限深度的计算方法及算式,依此可判定该深度下是否能采用通风降温达到生产要求,为矿井通风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3)基于铜坑矿区锌多金属矿体实际,将矿山相关参数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所求得的极限开采深度符合矿山实际,证明所得极限开采深度计算公式具备工程适用性。
参考文献
View Option
[1]
魏亚兴 .矿井通风井巷热交换规律数值试验研究
[D].长沙 :中南大学 ,2012 .
[本文引用: 1]
Wei Yaxing .Numeric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Exchange Law of Mine Ventilation Tunnel
[D].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2 .
[本文引用: 1]
[2]
平松良雄 .通风学
[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1 .
[本文引用: 1]
Hiratsu Liangxiong .Ventilation Science
[M].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1981 .
[本文引用: 1]
[3]
舍尔巴尼A H ,克列姆涅夫 O A .矿井降温指南
[M]. 黄翰文译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2 .
[本文引用: 1]
Шербань A H ,кpeМНЕВ O A .Mine Cooling Guidelines
[M].Huang Hanwen ,Trans .Beijing:Coal Industry Press ,1982 .
[本文引用: 1]
[4]
罗威 .姚家山矿千米深井热害防治技术研究
[D].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4 .
[本文引用: 2]
Luo Wei .Study on Heat Damage of 1000 m Deep Mine and Its Prevention Technology in Yaojiashan
[D].Taiyua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4 .
[本文引用: 2]
[5]
Yoshida H .History of technical improvement and underground conditions at deep mining
[J].Journal of the Mining and Material Processing Institute of Japan ,1989 ,105 (9 ):656 -660 .
[本文引用: 1]
[6]
Howard L H ,Mutmansky J M ,Ramani R V ,et al .Min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M].New York :Wiley Interscience ,1997 .
[本文引用: 1]
[7]
van Antwerpen H J ,Greyvenstein G P .Use of turbines for simultaneous pressure regulation and recovery in secondary cooling water systems in deep mines
[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5 ,46 (4 ):563 -575 .
[本文引用: 1]
[8]
Burton R C ,Plenderleith W ,Stewart J M ,et al .Recirculation of air in the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of deep gold mines
[J].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2007 ,223 (5 ):291 -299 .
[本文引用: 1]
[9]
Steer J ,Burton R ,Bluhm 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cooling of deep mines
[J].South African Mechanical Engineer ,1984 ,134 (1 ):12 -18 .
[本文引用: 1]
[10]
胡汉华 .金属矿山矿井热害控制技术研究
[D].长沙 :中南大学 ,2008 .
[本文引用: 1]
Hu Hanhua .Research on Techonologies of Heat Control for Metal Mines
[D].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08 .
[本文引用: 1]
[11]
黄翰文 .矿井风温预测的统计研究
[J].煤炭学报 ,1981 (3 ):51 -58 .
[本文引用: 1]
Huang Hanwen .Statistical study on prognostication of mine air temperature
[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1981 (3 ):51 -58 .
[本文引用: 1]
[12]
岑衍强 ,侯棋棕 .矿内热环境工程
[M].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9 .
[本文引用: 1]
Cen Yanqiang ,Hou Qizong .Mine Therm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M].Wuhan :Wuhan Industrial University Press ,1989 .
[本文引用: 1]
[13]
赵以蕙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0 .
[本文引用: 2]
Zhao Yihui .Min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M].Xu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0 .
[本文引用: 2]
[14]
余恒昌 .矿山地热与热害治理
[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1 .
[本文引用: 1]
Yu Hengchang .Mine Geothermal and Heat Treatment
[M].Beijing :China 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1 .
[本文引用: 1]
[15]
严荣林 ,侯贤文 .矿井空调技术
[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4 .
[本文引用: 1]
Yan Ronglin ,Hou Xianwen .Min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M].Beijing :China 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4 .
[本文引用: 1]
[16]
赵春杰 .矿井风流热力过程及通风降温模拟研究
[D].济南 :山东科技大学 ,2009 .
[本文引用: 1]
Zhao Chunjie .Study on the Thermal Process of Mine Airflow and the Simulation of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D].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
[本文引用: 1]
[17]
罗海珠 .矿井通风降温理论与实践
[M].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本文引用: 1]
Luo Haizhu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ine Ventilation
[M].Shenyang :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2013 .
[本文引用: 1]
[18]
菅从光 .矿井深部开采地热预测与降温技术研究
[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3 .
[本文引用: 1]
Jian Congguang .Study on Geothermal Prediction and Cooling Technology in Deep Mining of Mine
[M].Xu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3 .
[本文引用: 1]
[19]
谢和平 ,周宏伟 ,薛东杰 ,等 .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J].煤炭学报 ,2012 ,37 (4 ):535 -542 .
[本文引用: 1]
Xie Heping ,Zhou Hongwei ,Xue Dongjie ,et al .Re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n deep coal mining and critical mining depth
[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3 ,37 (4 ):535 -542 .
[本文引用: 1]
[20]
龚东山 .几类常差分方程精确解的研究
[D].兰州 :兰州大学 ,2009 .
[本文引用: 1]
Gong Dongshan .Studies of Exact Solutions to Several Kinds of the Ordinary Difference Equations
[D].Lanzhou :Lanzhou University ,2009 .
[本文引用: 1]
[21]
高建良 ,张学博 .潮湿巷道风流温度与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4 ):136 -139 .
[本文引用: 1]
Gao Jianliang ,Zhang Xuebo .Analysis on the changing rule of airflow’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wet airway
[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 (4 ):136 -139 .
[本文引用: 1]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EB/OL]. .
URL
[本文引用: 1]
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ne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B/OL]..
URL
[本文引用: 1]
矿井通风井巷热交换规律数值试验研究
1
2012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通风井巷热交换规律数值试验研究
1
2012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通风学
1
1981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通风学
1
1981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降温指南
1
1982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降温指南
1
1982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姚家山矿千米深井热害防治技术研究
2
2014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 [4 ,5 ,6 ,7 ,8 ,9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姚家山矿千米深井热害防治技术研究
2
2014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 [4 ,5 ,6 ,7 ,8 ,9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History of technical improvement and underground conditions at deep mining
1
1989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Min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1
1997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Use of turbines for simultaneous pressure regulation and recovery in secondary cooling water systems in deep mines
1
2005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Recirculation of air in the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of deep gold mines
1
2007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cooling of deep mines
1
1984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金属矿山矿井热害控制技术研究
1
2008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金属矿山矿井热害控制技术研究
1
2008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风温预测的统计研究
1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风温预测的统计研究
1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内热环境工程
1
1989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内热环境工程
1
1989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2
1990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 风流经过第i 井段后进入巷道,取开采时通风困难时期风流至采掘工作面通风路线巷道作为研究对象,当风流经过巷道时,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此时风流温度随着通风线路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根据文献[13 ]中改进的平松试算法,风流在巷道中的热平衡方程为 ...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2
1990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 风流经过第i 井段后进入巷道,取开采时通风困难时期风流至采掘工作面通风路线巷道作为研究对象,当风流经过巷道时,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此时风流温度随着通风线路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根据文献[13 ]中改进的平松试算法,风流在巷道中的热平衡方程为 ...
矿山地热与热害治理
1
1991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山地热与热害治理
1
1991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空调技术
1
1994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空调技术
1
1994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风流热力过程及通风降温模拟研究
1
2009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风流热力过程及通风降温模拟研究
1
2009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通风降温理论与实践
1
2013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通风降温理论与实践
1
2013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深部开采地热预测与降温技术研究
1
2013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矿井深部开采地热预测与降温技术研究
1
2013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1
2013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1
2013
... 围绕矿井通风降温问题,学者们在井下风流热交换和井巷可采极限深度等方面开展了若干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逐渐对巷道围岩调热圈温度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矿井热环境的测试技术应用、围岩中温度分布以及潮湿、有质交换条件下的热交换规律等方面[1 ] ;20世纪70年代,矿内热环境的研究深入到解决采掘工作面、井筒等核心区域的问题,并开始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平松良雄[2 ] 和舍尔巴尼等[3 ] 相继对一整套采掘工作面风温计算方法做了较详尽的论述,据文献[4 ]报道,Mcguaid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矿内热环境的技术对策;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个国家开展了矿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矿井降温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一个新水平,制冷系统也由单一的通风降温发展到空调降温[4 ,5 ,6 ,7 ,8 ,9 ] .国内对矿井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形成相对完整的矿井降温学科理论体系[10 ,11 ,12 ] ;20世纪90年代,矿井降温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丰富了我国矿井降温理论体系[13 ,14 ,15 ,16 ] ;进入21世纪,罗海珠[17 ] 、菅从光[18 ] 和谢和平等[19 ] 相继提出了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矿井热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上所述,现有矿井通风降温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内热环境的理论研究,但对高温深井通风降温技术的适用条件研究甚少. ...
几类常差分方程精确解的研究
1
2009
... 当风流由地表进入生产中段时,首先通过入风井筒.风流流经井筒时风温升高,其热能主要源自自压缩及围岩吸(放)热,即由于自身位能变化产生自压缩热,从而使得风流温度升高,风流与围岩发生热交换,导致自身温度变化.由于沿矿井竖直方向存在地温梯度,风流所流经井筒围岩的原岩温度是变化的,根据差分法[20 ] 计算原理,沿竖直方向将井筒从高到低划分为高度均为ΔH 的若干个分段(图2 ),然后将风温从井口逐段接力计算至井底. ...
几类常差分方程精确解的研究
1
2009
... 当风流由地表进入生产中段时,首先通过入风井筒.风流流经井筒时风温升高,其热能主要源自自压缩及围岩吸(放)热,即由于自身位能变化产生自压缩热,从而使得风流温度升高,风流与围岩发生热交换,导致自身温度变化.由于沿矿井竖直方向存在地温梯度,风流所流经井筒围岩的原岩温度是变化的,根据差分法[20 ] 计算原理,沿竖直方向将井筒从高到低划分为高度均为ΔH 的若干个分段(图2 ),然后将风温从井口逐段接力计算至井底. ...
潮湿巷道风流温度与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1
2007
...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湿度本身较小,在标准大气压、温度为30 ℃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空气的饱和含湿量仅为0.0272 kg,远小于1,且温度变化对风流湿度的影响较小;当风温从20 ℃增加至30 ℃的过程中,风流湿度变化量不足0.03 kg/kg.另一方面,当风流流经井筒时,湿度变化可理解为线性变化,湿度增量均分至单位高度的井筒时,风流含湿量的微小变化对风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1 ] ,故风流流经井筒时的热平衡方程为 ...
潮湿巷道风流温度与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1
2007
...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湿度本身较小,在标准大气压、温度为30 ℃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空气的饱和含湿量仅为0.0272 kg,远小于1,且温度变化对风流湿度的影响较小;当风温从20 ℃增加至30 ℃的过程中,风流湿度变化量不足0.03 kg/kg.另一方面,当风流流经井筒时,湿度变化可理解为线性变化,湿度增量均分至单位高度的井筒时,风流含湿量的微小变化对风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1 ] ,故风流流经井筒时的热平衡方程为 ...
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ne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
... 可采极限深度是指仅靠通风降温而不借助其他降温手段的情况下,采掘工作面与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可采极限深度的计算必须满足2个条件:(1)在通风条件下,对应回采工作面出口风温t c 恰好等于28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22 ] 中第22条的规定(出口风温不得超过28 ℃);(2)在此通风量下,增加风量不能实现降温目的,此时风量取最大值.即: ...
Regul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ne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
... 可采极限深度是指仅靠通风降温而不借助其他降温手段的情况下,采掘工作面与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可采极限深度的计算必须满足2个条件:(1)在通风条件下,对应回采工作面出口风温t c 恰好等于28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22 ] 中第22条的规定(出口风温不得超过28 ℃);(2)在此通风量下,增加风量不能实现降温目的,此时风量取最大值.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