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矿山独头巷道通风降尘方法优选
Ventilation Method Optimization of Dust Extraction in an Excavation Roadway of High-altitude Mine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3-30 修回日期: 2020-05-25 网络出版日期: 2020-11-04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0-03-30 Revised: 2020-05-25 Online: 2020-11-04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泽佑(1996-),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高寒高海拔矿井通风除尘与应急技术研究工作
关键词: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李泽佑, 黄锐, 赵淑琪, 沈学, 吴娥.
LI Zeyou, HUANG Rui, ZHAO Shuqi, SHEN Xue, WU E.
独头巷道爆破作业产生的大量生产性粉尘,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是矿山工人身体健康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平原地区独头巷道生产性粉尘及通风问题开展了很多研究。庞杰文等[1]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对长抽短压通风条件下的巷道粉尘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得出抽出式通风机入口处全尘质量浓度较大、巷道各处粒径分散度差异较大等结论;聂文等[2]通过在模拟巷道进行仿真试验,探究长压短抽方式下的粉尘扩散规律;还有一些学者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压入式通风条件下巷道中粉尘和柴油机颗粒物等物质的分布规律[3-8];周智勇等[9]和胡方坤等[10]通过Ansys Fluent软件,对长压短抽通风方式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通风降尘的效率。
相较于平原地区,高海拔地区具有大气压力低、氧含量不足等特殊环境因素,对平原地区矿山的部分研究结论不完全适用于高海拔矿山[11-12],高海拔矿山开采通风仍是一个技术难题。由于实地环境恶劣,现场情况复杂,实地与仿真试验难以开展,因此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高海拔矿山通风问题的方法得到广泛认可。有关数值模拟技术在通风系统优化[12-13]、增压增氧技术[12,14-16]和高海拔选矿技术[17]中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高海拔矿山开采通风面临的诸多困难中,通风降尘是最难克服的问题之一,因此开展高海拔矿山通风降尘技术研究对于保障高海拔矿山工人健康、降低通风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龚剑等[18]初步探究了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的巷道粉尘分布规律,并进行优化。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较少,随着西部高海拔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全面开展,对高海拔矿山掘进巷道通风降尘的研究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为此,本文利用Fluent软件,以云南迪庆普朗矿海拔3 700 m的独头巷道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海拔情况下矿井粉尘分布与运移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多种通风方式对除尘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高海拔矿山通风降尘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1 高海拔矿山通风降尘模型与参数
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图1
图2
巷道海拔高度为3 700 m,实地大气压强为64 089 Pa,约为平原地区大气压强的63%,若采用抽出式通风,会产生大面积的负压区域,使作业人员更易产生疲劳和缺氧症状,故不采用抽出式通风。根据现有研究[20],长压短抽式通风中风筒与掘进面的距离宜按下式选取:
式中:
在长抽短压式通风中风筒与掘进面的距离宜按下式选取:
巷道的风量由下式计算:
式中:Q为机械通风风量(m3/s);
根据以上条件,结合3 700 m海拔独头巷道的实际情况,设计6种通风方案,如表1所示,通过各方案对比,优选最佳通风降尘方法。
表1 各方案风筒布置位置
Table 1
方案编号 | 通风方式 | 压入风筒位置 | 末端与掘进面的距离/m | 抽出风筒位置 | 末端与掘进面的距离/m |
---|---|---|---|---|---|
方案一 | 长压短抽 | A | 12 | B | 4 |
方案二 | 长压短抽 | A | 12 | D | 4 |
方案三 | 压入式 | C | 12 | - | - |
方案四 | 压入式 | A | 12 | - | - |
方案五 | 短压长抽 | A | 5 | B | 30 |
方案六 | 短压长抽 | A | 5 | D | 30 |
1.2 参数设定
模型的水力直径
表2 模型的参数设定
Table 2
参数 | 设定值 |
---|---|
空气密度/(kg·m-3) | 0.846 |
大气压力/Pa | 64 089 |
湍流模型 | 标准k-epsilon模型 |
压入风筒风速/(m·s-1) | 12 |
抽出风筒风速/(m·s-1) | 7 |
水力直径 | 0.6 |
湍流强度I/% | 3.2 |
喷射源类型 | 面喷射(掘进面) |
密度/(kg·m-3) | 2 200 |
开始/结束时间/s | 10/12 |
最小直径/m | 1×10-6 |
最大直径/m | 1×10-5 |
平均直径/m | 5×10-6 |
直径分布方式 | R-R分布 |
质量流率/(kg·s-1) | 0.0056 |
每步时间尺度/s | 0.1 |
计算步数 | 3 000 |
1.3 网格与独立性分析
图3
表3 网格质量数据
Table 3
网格度量标准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
偏斜度 | 9.4×10-5 | 0.826 | 0.219 | 0.126 |
单元质量 | 0.109 | 0.999 | 0.793 | 0.221 |
正交质量 | 0.211 | 0.999 | 0.875 | 0.091 |
图4
1.4 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选用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进行气固两相流的计算。离散相模型通过对作用在离散相粉尘颗粒上的力平衡进行积分来追踪其运动轨迹,可表达为
式中:t为粉尘扩散的时间(s);
式中:
图5所示为2.7 m高(Y=2.7 m)平面的风流速度场分布图,以方案一长压短抽通风为例,对高海拔矿山独头巷道风流场进行分析。
图5
图5
方案一巷道风流场风速分布图(Y=2.7 m)
Fig.5
Airflow velocities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roadway airflow field in scheme 1(Y=2.7 m)
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2.1 风流场及粉尘颗粒分布云图分析
图6所示为各方案在通风10 s时的风流场图,此时风流场趋于稳定,粉尘颗粒还未释放。图6(a)为方案一长压短抽压入式通风,由压入风筒吹向掘进面的风流,受到独头巷道墙壁的限制,按受限贴附射流的规律发展,流量增大,速度降低。由图5可得,在压风出口处风速为12 m/s,到接近掘进面0.5 m时风速降至4 m/s,降低幅度较大。射流到达掘进面后,由于壁面的限制和射流的连续性,射流向反方向发展,从而在独头巷道形成回流区,在动力势能和抽出风压的联合作用下由壁面处增大至3~5 m/s,随后减小。由于从压入式风筒吹出的风流风速较大,对周围气体的卷吸作用较强,回流区的部分气流被射流卷吸形成涡流。在掘进面至压入风筒出口处巷道截面的位置,风流运动形式以射流和涡流为主。在距离掘进面12~40 m的空间气流运动形式以回流为主,回流区存在风速较低问题,导致气流对粉尘的卷吸作用较弱,粉尘颗粒易在此积聚,排出过程较慢,但风流场相对接近掘进面处较为稳定。
图6
图7所示为通风300 s时各方案粉尘颗粒分布云图,其中右上为掘进面。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粉尘颗粒,为便于观察对比,云图中显示的颗粒数量为真实数量的1/5,颗粒以粒径大小来着色。
图7
图7
各方案巷道粉尘颗粒分布云图
Fig.7
Cloud map of dust particl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schemes in roadway
方案一中,靠近掘进面处粉尘积聚较少,但在压入风筒出口处形成的涡流使小部分颗粒无法排出;在距离掘进面14 m处,由于风速较低,粉尘颗粒大量积聚,移动较为缓慢。方案二中,巷道各处都有粉尘积聚,接近掘进面处有大量粉尘颗粒无法排出,这是由于抽出风筒位于下方,压入风筒的射流到达掘进面后向右下方抽出风筒移动,除去涡流外无法形成有效的回风流,导致粉尘颗粒在此处积聚,如图7(b)所示。与方案一相同,在远离掘进面处风速较低,同样存在粉尘颗粒积聚。因此,二者相比较应选择方案一。
2.2 呼吸带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分析
将独头巷道垂直高度为1.5 m(Y=1.5 m)的水平面定义为呼吸带,呼吸带的粉尘颗粒浓度直接决定矿工的粉尘吸入量,在矿山降尘通风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8
图8
各方案呼吸带粉尘颗粒质量浓度云图
Fig.8
Cloud map of dust particle mass concentration in respiratory zone of various schemes
综合对比方案一、方案三与方案六,3种方案在通风300 s时,接近掘进面处粉尘颗粒分布情况相同,在远离掘进面处,方案一有大量粉尘颗粒积聚,方案六有少量粉尘颗粒在中间位置积聚。考虑到人员主要在中间位置通行,方案三粉尘颗粒主要在侧壁处积聚,且采用单风筒设计成本较低,故认为风筒布置在巷道正中央正上方的压入式通风为云南迪庆普朗矿海拔3 700 m独头巷道的最佳通风降尘方案。
3 参数优化及粉尘规律研究
3.1 压入式通风系统参数优化
在方案三风筒位于C位置的压入式通风方案下,分别设置压入风筒与掘进面的距离Z=8,12,16 m,风筒中心位置与地面的距离L=2.8,3.0,3.2 m,共9种风筒位置,进行比较以优选最佳设计方案。由本文假设,整个爆破过程共产生粉尘颗粒数量为90 200个,由于粉尘分布情况近似,以独头巷道内剩余粉尘颗粒数量为标准对通风方案进行评价。
图9
3.2 高海拔矿山独头巷道粉尘分布规律
图10所示为采用压入式通风,且风筒位置为Z=16 m、L=3 m时,距掘进面Z=1,5,10,20,30 m处的巷道截面粉尘颗粒质量浓度随通风时间变化关系图。其中,图10(a)为通风0~100 s时的情况,图10(b)为通风100~300 s时的情况。爆破作业在通风10 s时进行,因此通风10 s时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聚集在掘进面附近,在高速喷入的压入风流作用下向外扩散,14.4 s时Z=1 m处的粉尘颗粒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376.76 mg/m3,随后减小;16.4,20.3,55.3,92.2 s时Z=5,10,20,30 m处巷道截面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分别达到最大值。由于粉尘颗粒的沉降作用以及涡流场的作用,粉尘颗粒质量浓度最大值的出现点随时间向远离掘进面处移动,且其数值总体呈降低趋势。但有一处例外:在Z=5 m处,其粉尘颗粒质量浓度最大值低于Z=10 m处。这是由于压入风筒出口布置在Z=16 m处,在10 m处射流风速较高、卷吸作用较强,较多粉尘颗粒被卷吸。由图8(b)可知,由于积聚的粉尘颗粒排出,Z=30 m处截面的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在108,148,171 s时分别存在3个峰值,其峰值依次减小,粉尘颗粒质量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10
图10
巷道不同位置的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变化图
Fig.10
Variation of dust particle mass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roadway
图11所示为采用上述通风方案,0 m与3 700 m海拔高度下呼吸面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对比图。图11(a)为通风0~100 s时的情况,图11(b)为通风100~300 s时的情况。海拔0 m条件下呼吸面粉尘质量浓度在14 s时达到最大值376.76 mg/m3,海拔3 700 m条件下呼吸面粉尘质量浓度在12 s时为118.82 mg/m3,约为0 m海拔高度下的1/3。0 m海拔高度下,呼吸面的粉尘颗粒浓度在接近0后,随着时间变化又出现几个峰值;通风时间为100~300 s时,0 m海拔高度下呼吸面粉尘颗粒质量浓度为0~3 mg/m3,而3 700 m海拔高度下呼吸面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始终接近于0。由此可见,在高海拔情况下,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通风降尘效果更加良好,除尘效率更高。
图11
图11
不同海拔高度下呼吸面的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变化图
Fig.11
Variation of dust particle mass concentration of respiratory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altitude
4 结论
(1)以高海拔矿山巷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长压短抽、长抽短压及压入式通风在内的6种数值模型,得到风流场、粉尘颗粒分布云图和质量浓度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提供一种通风降尘方案优选的新思路。
(2)在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粉尘颗粒以微尘颗粒为主的条件下,压入风筒布置在巷道正中央正上方位置、压风口与掘进面的距离Z=1.3
(3)固定位置巷道截面处的粉尘颗粒质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粉尘颗粒质量浓度最大值的出现点随时间向远离掘进面处移动,且其数值总体呈降低趋势。
(4)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高海拔矿山除尘效率优于平原矿山。
http://www.goldsci.ac.cn/article/2020/1005-2518/1005-2518-2020-28-5-743.shtml
参考文献
长抽短压通风下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研究
[J].,
Study on dust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fully-mechanized heading face under long distance exhausted and short distance forced ventilation
[J].
通风条件影响长压短抽掘进面粉尘扩散的仿真实验
[J].,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effects of ventilation conditions on dust diffusion of the forced with long duct fan accompanied with short duct exhaustor in heading face
[J].,
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J].,
Analysis of dust concentration influence factor in coal roadway driving
[J].,
掘进巷道压入式通风粉尘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J].,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dust migration law in excavation roadway with forced ventilation
[J].,
Improved dust management at a longwall top coal caving(LTCC) face-A CFD modelling approach
[J].,,
Minimizing DPM pollution in an underground mine by optimizing auxiliary ventilation systems using CFD
[J].,
DPM dissipation experiment at MST’s experimental mine and comparison with CFD simulation
[J].,
Diffus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ble dust in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 under various velocities based on CFD investigation
[J].,
掘进工作面通风布置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
[J].,
Effect of heading face ventilation arrangement on regulation of dust distribution
[J].,
基于非稳态DPM模拟研究长压短抽式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
[J].,
Simulation of dust migration law at heading face under far-pressing-near-absorption ventilation based on DPM in unstable state
[J].,
Work fatigue and physiological symptoms in different occupations of high-elevation construction workers
[J].,
高海拔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研究
[D].
Research on Ventilation System of Metal Mine at High Altitude
[D].
高海拔矿山掘进通风方式优选
[J].,
Optimization of drifting ventilation method for high-altitude mine
[J].,
基于Fluent的高海拔矿山掘进工作面增氧通风技术研究
[J].,
On the oxygen-intensifying ventilation technology for plateau mine tunneling vi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ftware Fluent
[J].,
高原矿山独头巷道增氧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J].,
Study on oxygen enhancing ventilation in blind drift at plateau mine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J].,
基于CFD的高海拔矿山掘进面通风增氧方案优化
[J].,
Optimization of aeration scheme with heading face ventilation in high-altitude mine based on CFD
[J].,
高海拔环境下氧化铜矿浮选优化试验研究
[J].,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tation optimization of copper oxide ore in high altitude enviroment
[J].
高海拔矿山掘进面长压短抽式通风粉尘分布数值模拟
[J].,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ust distribution with far-pressing-near-absorption ventilation in an excavation roadway of high-altitude mine
[J].,
三心拱主要几何参数间系数值的理论修正
[J].,
Theory correction among coefficient values of principal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ree centered arch
[J].,
Comparison of the standard Euler-Euler and hybrid Euler-Lagrange approaches for modeling particle transport in a pilot-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J].,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