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改良铁尾矿膏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aste Filling Material of Iron Tailings Improved by Fly Ash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2-04-24 修回日期: 2022-09-07
Received: 2022-04-24 Revised: 2022-09-07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海龙(1975-),男,辽宁阜新人,副教授,从事采煤地表沉陷灾害评价与控制、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矿山采空区充填研究工作
关键词: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海龙, 程同俊, 徐博, 赵鑫.
HAI Long, CHENG Tongjun, XU Bo, ZHAO Xin.
铁尾矿是从铁矿石分选出铁精矿后剩余的固体细颗粒物,是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尾矿产出量巨大,我国仅2019年就排放铁尾矿6.19亿t,且排放量逐年增长。巨量的铁尾矿除少部分被回收利用之外,绝大部分排放至尾矿库中堆存。经长年积累,我国铁尾矿堆存量达195亿t(易龙生等,2020),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将铁尾矿作为充填材料用于充填采空区不仅能解决铁尾矿的危害,而且能保证矿山地下采场的安全稳定。在矿山充填法开采中,一般选择尾砂或废石作为充填原料回填至采空区支撑采场,以此管理矿山地压(王其虎等,2019)。按照矿山充填技术发展的进程,将充填方式划分为3个阶段:废石干式充填、水砂充填和胶结充填(刘浪等,2021)。其中,膏体胶结充填是较为新颖的充填方式,其特点是充填料浆的质量浓度相较于水砂充填更高,一般可达到70%~85%,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88%(Pokharel et al.,2013);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掺入量一般不超过10%(Fall et al.,2010);与传统充填方式相比,由于充填料浆的质量浓度较高,料浆的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较大,一般情况下需要泵压才能进行管道输送,对于某些充填倍线较小的矿山,可以采用自流式输送。截至目前,膏体充填已成为矿山充填的主流技术。
针对目前矿山充填结构不良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全尾砂铁尾矿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下,膏体充填材料试件强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变化规律,确定掺入粉煤灰后,充填材料流动性和强度得到优化,为其他金属矿山提供理论支持。
1 试验材料基本性质
本文研究使用的水泥为鹰山牌P·O32.5型普通硅酸盐水泥,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铁尾矿来自辽宁省本溪市歪头山铁矿,该矿山铁尾矿的放射性物质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标准,可用于生产。本文所使用铁尾矿和粉煤灰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由表2可知,铁尾矿中SiO2含量达到73.93%,可以判断该铁尾矿为高硅型铁尾矿(黄晓燕等,2010),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闪石类矿物和长石类矿物(曾雅钰琼等,2018)。
表1 鹰山牌P·O32.5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参数
Table 1
参数名称 | 数值 | 参数名称 | 数值 |
---|---|---|---|
初凝时间/min | 210 | 体积安定性 | 合格 |
终凝时间/min | 300 | 标准稠度用水量/% | 28.5 |
3 d抗折强度/MPa | 3.6 | w(SO3)/% | ≤3.5 |
3 d抗压强度/MPa | 15.6 | w(MgO)/% | ≤6.0 |
28 d抗折强度/MPa | 7.7 | w(Cl-)/% | ≤0.10 |
28 d抗压强度/MPa | 33.9 |
表2 材料化学成分
Table 2
化学成分 | 铁尾矿 | 粉煤灰 |
---|---|---|
SiO2 | 73.93 | 49.35 |
Al2O3 | 2.38 | 28.58 |
Fe2O3 | 14.18 | 8.66 |
CaO | 3.85 | 5.37 |
MgO | 3.49 | 1.27 |
SO3 | 0.14 | - |
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测定了铁尾矿和粉煤灰的比重,测量铁尾矿比重时分别从尾矿库的坡顶、坡面和坡脚取3组铁尾矿样品。测量结果如下:坡顶、坡面和坡脚铁尾矿比重分别为2.893、2.923和2.939,平均比重为2.918;粉煤灰比重为2.351。
由铁尾矿比重数据可知,铁尾矿平均比重大于采场围岩比重;坡脚处铁尾矿比重较大,可知此处铁尾矿粒度较细。这是由于铁尾矿从管道中排出时,较大颗粒易沉淀,处于砂浆下层,率先停留在尾矿边坡上,而较小颗粒则容易随砂浆流至边坡坡脚。
使用多因素分析仪测定铁尾矿和粉煤灰的pH值分别为8.79和8.95,说明铁尾矿和粉煤灰是弱碱性工业固体废弃物。使用BT-2003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铁尾矿和粉煤灰的颗粒组成,测定中铁尾矿使用的分散剂为蒸馏水,粉煤灰使用的分散剂为无水煤油。测定结果见图1。
图1
图2
2 膏体充填材料试验方法
根据《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GB/T 39489-2020)(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矿山充填工作制备充填材料时需满足以下要求:全尾砂粒径组成中小于20 μm的超细尾砂含量应大于15%;料浆坍落度需达到180~260 mm;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需达到0.2~5.0 MPa。本文研究背景为本溪歪头山铁矿,按照矿山工程资料,采空区不同位置充填材料的强度不同,根据文件配比配制充填材料,并测量其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显示抗压强度上限为2.50 MPa,下限为0.50 MPa,故本文充填材料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低标准定为0.8 MPa。
经过料浆流动度试验,确定在不外掺粉煤灰的情况下,若要使坍落度达到180 mm,则质量浓度不能高于72%。同时,为减少水分流失造成的细颗粒流失,应该尽量提高质量浓度,故取72%为基础质量浓度。
根据张利华(2010)的研究确定灰砂比为1∶10,为确定粉煤灰掺量对试验的影响,将粉煤灰的掺量定为固体总质量的0、2.5%、5%、7.5%、10%、12.5%和15%,对应的各组试块编号为T1~T7。为测量4个养护龄期(3,7,14,28 d)充填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本试验使用70.7三联塑模制作试件,共计28组,84个试样。
2.1 试样制备
首先将铁尾矿等材料按照配比混合,搅拌4~5 min,然后将其注入70.7三联塑料模具中,振捣90 s,使材料填满模具剩余空间,静置24 h后脱模,再放入恒温恒湿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设定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92%。
2.2 试验方法
(1)坍落度测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对膏体料浆进行坍落度试验,记录7组不同配比砂浆的坍落度,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粉煤灰掺量下试样参数
Table 3
组别 | 坍落度/mm |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 孔隙率/% | 吸水率/% | ||||
---|---|---|---|---|---|---|---|---|
3 d | 7 d | 14 d | 28 d | 3 d | 28 d | |||
T1 | 180.2 | 0.149 | 0.231 | 0.455 | 0.841 | 11.17 | 9.71 | 17.32 |
T2 | 199.6 | 0.174 | 0.237 | 0.440 | 0.949 | 11.07 | 9.32 | 19.12 |
T3 | 216.8 | 0.156 | 0.282 | 0.464 | 1.072 | 10.49 | 8.74 | 19.72 |
T4 | 225.3 | 0.184 | 0.265 | 0.498 | 1.225 | 10.13 | 8.09 | 21.49 |
T5 | 232.1 | 0.199 | 0.294 | 0.551 | 1.359 | 9.26 | 7.12 | 23.89 |
T6 | 237.5 | 0.205 | 0.302 | 0.532 | 1.313 | 9.21 | 7.23 | 27.12 |
T7 | 240.2 | 0.201 | 0.302 | 0.519 | 1.298 | 9.41 | 7.32 | 31.43 |
(2)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了7组试件,4种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每组试验读数采用三联塑模三块试块的平均值,测量加载过程采用位移控制,加载速率为1 mm/min,测量结果见表3。
(3)孔隙率测试。取养护3 d和28 d试件,使用真空饱水法测量孔隙率,为减少试件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测量时使用保鲜膜包裹试件,减少试件与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试件孔隙率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4)吸水率测试。取养护28 d的试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3 d,冷却后称重,然后使用蒸馏水将其浸泡30 min,再次称重,进而计算出吸水率。
3 结果和讨论
3.1 流动性分析
将7组试件的坍落度拟合成二次曲线,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试样坍落度增加,流动性增强,二者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7,说明拟合结果充分可靠。这是因为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玻璃微珠,大部分颗粒呈球型,能起到“滚珠效应”,即减水、致密和匀质作用。掺入少量粉煤灰可以改变料浆的流变性质,对于需要泵送的膏体充填材料,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图3
但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坍落度的增幅逐渐降低。尤其是在掺量达到10%以上时,继续掺入粉煤灰,对坍落度的影响幅度较小。这是因为在灰砂比恒定的情况下,粉煤灰的减水作用有限。掺入少量粉煤灰可以使料浆坍落度增大,改善料浆的流动性,但是掺入过多粉煤灰会导致料浆中超细颗粒过多,颗粒整体比表面积增大,料浆内颗粒间摩擦力增大,润滑程度相对下降(孟凡净等,2021),料浆流动性反而降低。
3.2 无侧限抗压强度
使用Origin软件绘制7组试件养护28 d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4(a)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当粉煤灰掺量为0~10%(T1~T5组)时,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增强,但当粉煤灰掺量继续增大(T6和T7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则略有降低。
图4
图5
图5
试件的7 d和28 d单轴抗压强度
Fig.5
7 d and 28 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pecimens
由图5可知,T7组7 d单轴抗压强度相较于T5组升高了2.72%,28 d单轴抗压强度下降了4.49%。粉煤灰作为一种超细颗粒,少量掺入可以填充孔隙,优化孔隙结构,但随着掺量的增加,试块内超细颗粒含量逐渐增多。当水化反应时间较短(养护时间小于7 d)时,粉煤灰掺量增加只会使整体结构更加密实,充填材料表现出短期强度略微上升;当水化反应时间较长(养护时间大于7 d)时,随着水化产物的生成,过多的超细颗粒一部分填满孔隙,另一部分会被挤出孔隙,参与水化反应后,生成的晶体会包裹在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周围,阻碍了进一步的水化和孔隙度的变化(Mohd Zain et al.,2000)。
由表3可知,试块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强,28 d的单轴抗压强度远超3 d,这是因为水化反应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养护初期,产生的C-S-H凝胶较少,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化反应产生的C-S-H凝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C-S-H凝胶聚集在一起,宏观表现为C-S-H晶体更大,使骨料、胶凝材料和水组成的网格结构更加坚固,还能胶结更远处的骨料颗粒,同时C-S-H凝胶的产生,能够填补骨料之间的孔隙,减小总孔隙率,使试件整体更加致密,宏观表现为试块强度逐渐升高。
3.3 孔隙率
孔隙结构影响着膏体材料的性能(Das et al.,2011)。由表3可知,随着粉煤灰的掺入,试件的孔隙率明显下降,当掺入量达到10%时,养护28 d试件孔隙率最低,当掺入量达到12.5%时,养护3 d试件孔隙率最低。
图6
图7
图7
养护龄期为3 d和28 d试块的SEM图像
Fig.7
SEM images of specimens with curing age of 3 d and 28 d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膏体材料的微观结构(Wang et al.,2017;Meng et al.,2016;Paiva et al.,2017),发现高孔隙度会使膏体材料中的界面过渡区成为薄弱部分(Scrivener et al.,2004)。由图7可以看出,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材料中胶凝活性材料逐渐水化减少,C-S-H凝胶逐渐增多,生成的C-S-H凝胶可以填充进试块中的孔隙,使试块变得愈加致密,几乎没有明显缺陷。图7所示分别为养护龄期3 d和28 d的T1组和T5组SEM图像,由图7可知,粉煤灰使得试块结构更加均匀,孔隙率大幅降低,仅保留部分气孔。
3.4 吸水率
由表3可知,掺入粉煤灰后,试块的吸水率呈上升趋势,且后期增长率明显大于前期。由于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少量掺入时粉煤灰参与水化反应,一些细小的粉煤灰颗粒与生成的晶体填充试块的大孔和微孔(Yu et al.,2012)。但在大量掺入时,由于粉煤灰水化活性远低于水泥等胶凝材料,在养护28 d后还会有一部分粉煤灰剩余。如图8所示,在养护28 d后,充填材料中还含有很多Al2O3,在本文制备膏体充填材料所使用的材料中,只有粉煤灰含有较多的Al2O3。粉煤灰作为一种细骨料,比表面积较大,会明显增加吸水率。在吸水率试验中,吸水率下降是因为试块内部孔隙结构更加致密,而吸水率上升则是因为细骨料比表面积较大,消耗更多的水分。试验得出的数据是2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低吸水率对充填材料的强度有积极影响(Chan et al.,2006),所以,应该控制粉煤灰的掺入量,以不超过12.5%为宜。
图8
4 结论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铁尾矿制备膏体充填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掺入不同质量的粉煤灰制备了7种膏体材料,观察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料浆坍落度、试块强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变化规律。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料浆的坍落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试块单轴抗压强度和吸水率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孔隙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2)粉煤灰的掺入,提高了试块的强度。这是由于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和“微集料效应”所致。当掺入量为10%时效果最好,试块孔隙率最低,强度最大。当掺入量大于10%时,试块孔隙结构的优良程度下降,孔隙率反而上升,使得充填材料强度下降。
(3)不同组试块的孔隙率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水泥及掺入的粉煤灰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各种晶体,填充孔隙,从而降低了孔隙率。
(4)随着粉煤灰的掺入,试块吸水率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愈加显著。一般情况下,试块的吸水率越高,内部结构越疏松,孔隙率越高。因此,在掺入粉煤灰时,掺入量不宜过大。
(5)综合强度和流动性考虑,使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制备膏体充填材料时,掺入量应以不大于固体质量的12.5%为宜。使用粉煤灰改良铁尾矿全尾砂充填,不仅可以消耗大量铁尾矿,保护环境,防止自然灾害,而且有助于节约矿山维护成本。
http://www.goldsci.ac.cn/article/2022/1005-2518/1005-2518-2022-30-5-724.shtml
参考文献
Effects of fine recycled aggregate as sand replacement in concrete
[J].,
Implication of pore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n compressive strength,permeability and hydraulic diffusivity of concrete
[J].,
Coupled effects of sulphat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s:Portland cement-paste backfill
[J].,
Grinding characteristic of Qidashan iron tailings
[J].,
Study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nsolidation Mass of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
[D].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basic categories of mine backfill technology
[J].,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influence of inter-granular friction on granular lubrication
[J].,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enhanced with graphite nanoplatelets and carbon nanofibers
[J].,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admixtures to a medium temperature range 20 ℃ to 50 ℃
[J].,
Microstructure and hardened state properties on pozzolan-containing concrete
[J].,
Combined influence of sulphat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hardened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J].,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between cement paste and aggregate in concrete
[J].,
Study on stress coordination of composite support body in stope filled alternately with waste rock and tailings
[J].,
Mix design and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of an eco-friendly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ncorporating recycled coral based materials
[J].,
Study on Corro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Zoning Evaluation of Concrete Under Water/Soil Environment in Shanxi Province
[D].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ailings resources in China
[J].,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in mortars with iron ore tailings as fine aggregate
[J].,
Application of iron tailings in road base materials
[J].,
Discussion on the controlling method for backfilling cement-sand ratio
[J].,
齐大山铁尾矿粉磨特性
[J].,
尾砂胶结充填固结体结构与性能研究
[D].
矿山充填技术的演进历程与基本类别
[J].,
颗粒间摩擦对颗粒流润滑影响的力学机制
[J].,
废石尾砂交替充填采场复合支撑体应力协调研究
[J].,
山西省水土环境对混凝土的腐蚀分区评价及其腐蚀特性研究
[D].
中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J].,
铁尾矿在道路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充填料灰砂比控制方法探讨
[J].,
/
〈 | 〉 |